军事技术

更新时间:2024-08-23 08:26

军事技术是直接运用于军事领域的技术。建设武装力量和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与技术手段。包括各种武器装备及其研制、使用和维修保养技术,军事工程,军事系统工程。有时也专指人们操纵、使用武器装备的技能,如射击技术、驾驶技术、电子设备操作技术等。

简介

定义

军事技术

军事技术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军队战斗力,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军事技术的发展,受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的指导,同时也对军事思想、战略、战术乃至军队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军事需要是推动军事技术发展的动力。

军事技术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国家的经济状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即受生产力的制约。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往往优先运用于军事,引起军事技术的变革;而军事技术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军事技术是建设武装力量、巩固国防、进行战争和遏制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它主要包括:各种武器装备及其研制、生产所涉及的技术基础理论与基础技术;发挥武器装备效能的运用技术以及军事工程和军事系统工程等。武器装备是军事技术的主体,是军事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现代军事技术可以按武器装备的种类来区分:如轻武器火炮、坦克、弹药、军用飞机、舰艇、导弹、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三防装备军用雷达军用光学仪器、军用通信装备、电子对抗装备以及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等;也可以按应用于不同的军种、兵种领域来区分:如海军技术、空军技术战略导弹部队技术炮兵防空兵技术装甲兵技术等。

通信技术

在现代战争中,军事通信的中枢神经作用显得格外突出。而在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等高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通信技术,则为现代军事通信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通信工具和更完善的通信手段。毋庸置疑,军事通信技术在战后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现代通信技术:

载波通信

二战以后,军事有线通信技术取得了包括60年代产生的程控交换技术在内的一系列重大进步,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载波通信与光纤通信技术。

载波通信就是利用频率分割原理,在一对线路上同时传输多路电话的通信。其工作原理是:在发信端把各路电话信号分别对不同的载波频率进行调制,将各话路的频谱安排在各自不同的频位上。在接收端,则进行相反的解调过程,把位于不同频位的各话路还原为话音频谱,实现载波多路通信。载波通信除了传输电话信号外,还可以进行二次复用,即利用载波话路来传输电报、传真、数据等等。载波通信有效的利用了有线通信的线路,扩大了信道的容量,提高了传输的速度。在军事信息量不断增加、军事通信要求高效迅速的情况下,载波通信是一种极好的技术手段。载波通信技术产生于20世纪初期,电子管滤波器发明以后,为实现载波电话通信创造了技术条件。同时,增音器和同轴电缆的发明又为载波通信的发展插上了翅膀。1918年,在美国的匹茨堡到巴尔的线路上开通了第一个载波电话通信系统,每对线通3路电话。到1938年,经过不断改进,可通12路电话。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战争条件的限制,各参战国(除美国外)的长途有线通信发展很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各国均建立了规模巨大的军用长途载波通信系统,通信容量从最初的每对线几路、十几路,发展到几十路、几百路。20世纪60年代初,载波通信设备进入了半导体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单晶硅制备技术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60年代各种晶体管电子元件相继诞生。半导体晶体管的诞生是电子元件的第二次重大突破,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耐震、寿命长、性能可靠、功耗低等电子管无法比拟的优点,有效地促进了电子技术的发展。载波通信的半导体化进一步促进了军事载波技术的发展。到70年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同轴电缆材料与性能的提高,10800路载波电话系统在一些国家的军队中先后投入使用。

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是以激光作载体,以光纤维做媒介来实行信息传输的一种新型通信方式。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红宝石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激光技术由此问世。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从外部对某些物质施加能量,使电子急剧增能,在外来光的激发下,以光子形式经过光学谐振腔的特殊装置,等到聚能放大而发射出来。激光具有很好的相干性、单色性和方向性,可在大气空间、宇宙空间、光波导、光导纤维以及海水中传输,故能作为信号载波应用于通信。由于激光的光束很细、方向性极好,人眼又看不见,因此用激光进行通信具有极好的保密性。不易被敌人截获和干扰,且不受热核辐射的影响。激光技术的产生,为光纤通信创造了技术条件。1955年,英国伦敦大学的卡佩奈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了纤维光学技术的基础理论。1970年,廷德尔首次表演了沿电解质管进行光的传输。光通信原理的提出和对于光纤维的研究,激发了人们对利用光纤维进行通信的兴趣。但是要使它真正实现还要有赖于激光技术的成熟、光纤维的制备和光电调制技术。1970年,格拉斯研制成20db/km低衰减的纤维,这是光纤通信的一项重大突破。1971年,日本电星公司生产出一种具有分散折射指数的纤维。1976年,在美国芝加哥展示了试验性光波传输系统(利用玻璃光波导传送由超小型固体激光器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脉冲信息)。1977年,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一些电话公司建立了实验性的光导纤维系统。80年代以后,光纤通信以逐渐渗透到陆、海、空乃至空间武器装备系统中,成为现代军事通信的重要手段。世界各国军队纷纷以光纤代替原先的金属电缆,美空军后勤司令部已在所有空军基地建立了据称是迄今世界上同类网络中最大的光纤通信网络——“军事基地光纤通信系统”。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通信在现代军事通信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散射通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军事无线通信技术也获得了巨大发展,出现了散射通信、无线激光通信、红外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新的通信形式。

散射通信是利用空中传播煤质的不均匀性对电磁波的反射作用进行的超视距通信。大气层中的对流层电离层流星余迹等,都具有对入射的电磁波再向多方向辐射的特性。利用这些煤质将视距传播的电磁波传送到视距以外,即可进行远距离通信。对流层散射通信即用对流层对超短波或微波的反射作用来实施超视距通信。军用对流层散射通信有固定式和移动式。流星余迹通信则是利用流行穿过大气层高速运动造成的短暂电离痕迹对无线电波的反射或散射作用进行远距离瞬间通信。流星余迹通信传输受核爆炸太阳耀斑的影响较小,电波反射的方向性强,隐蔽性好,信号不易被截获,适用于远距离小容量的军事通信。第一条对流层散射通信线路于1955年在美国建立,全长2600公里。中国于5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于60年代初研制出对流层散射通信设备。在军事通信中,由于散射通信比短波无线电通信稳定,并可多路传输,比起微波、超短波接力通信来可以不建或少建中间转接站,而且不受高山、海峡、海港等天然障碍地带和被敌占区阻隔的限制,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都大力进行研究开发,用于军事战略通信和战术通信。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激光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军事无线通信中出现了大气激光通信和红外线通信。大气激光通信是利用大气空间作为激光信号的传输媒介来实现信息传递的。发信时,将传送的信号经信息终端、光调制器及激光器转换为激光信号,然后经光学发射天线将激光信号发射出去,通过大气空间传送到对方;收信时,光学接受天线将激光信号接受下来送至光检测器,转换成电信号到信息终端,信息终端再将电信号转换为原来的话音或图像等信息。大气激光通信的优点是通信容量大,不受电磁干扰,保密性强,设备轻便。但通信距离较近,可靠性较差,且需要比较精密的设备,所以在军事通信中一般最为辅助通信手段,用于边防哨所、海岛之间以及跨越江河峡谷等近距离定点通信。红外线通信则是利用红外线传输信息的一种光通信方式,红外线是一种能在大气空间作直线传输但不能为人眼所觉察的电磁波。红外线通信的优点是:红外线沿一条直线传播,方向性强,不易被敌发现,保密性好,不受天电和其他电磁波的影响,抗干扰性能强,设备简单,造价低廉。主要缺点是受地形、天候和烟尘等影响较大,并且只能在直视距离以内使用,在军事上大多用于战术通信。

卫星通信

二战以后,军事无线通信技术取得的最大成果是军事卫星通信技术的产生和发展。1945年,美国的克拉克提出了用卫星进行通信的设想。1946年,曾有人用雷达向月球发射微波信号,结果准确的收到了从月面反射的回波,从理论上证明了利用卫星进行无线电通信的可行性。1957年,苏联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为卫星通信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铺平了道路。1958年,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试验性的有源通信卫星。1960年,美国的皮尔斯等人首次实现了用人造地球卫星Echo-I作无线电反射器,Echo-I是一颗无源通信卫星,靠反射电波来完成通信。由于入射波的能量得不到补充,反而消耗在卫星到地球的路程中,所以地面接收到的信号是很微弱的,只有经过放大才能达到有效通信。经过两年的努力,到1962年利用Echo-I进行北美与欧洲的通信获得了成功。196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个有源通信卫星Telstar。有源通信卫星装有接收机和发射机,可接收和发送信号。通过Telstar通信卫星实现了横跨大西洋的电视和电话传输。

卫星通信技术产生以后,立即便用于军事目的。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军方委托伍德里奇公司研制出“国防通信卫星”并投入使用,成为为美国国防部各部门提供通信线路和直接支援全球军事通信与指挥的系统。1971年至1989年底,美国又发射了16颗更为先进的“国防通信卫星III”。与此同时,美国还发展了各军兵种使用的通信卫星。1978年至80年代末期,美国发射了8颗由TRW公司研制的舰队通信卫星。该系统由美国海军负责管理,约800艘舰船、100艘潜艇和空军的数百架飞机和一些地面终端使用。1976年,美国开始部署空军通信卫星系统,1979年投入使用,1981年开始全面工作,系统连接包括预警机、侦察机、战略轰炸机、洲际导弹指挥所在内的地面和机上终端。90年代以后,美国还研制和发射了具有较强抗核加固的抗干扰能力,能保证和战争条件下通信顺畅的新一代军用通信卫星战略战术和中继卫星(MILSTAR)。除了美国之外,其他国家和国际军事组织也大力发展军事卫星通信技术。北约组织于70年代初发射了3颗“纳托”通信卫星;法国于1984年和1985年分别把“电信-1A”、“电信-2B”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英国于1969年、1970年、1974年和1988年分别发射了“天网-1”、“天网-2”、“天网-4”军用通信卫星;苏军于1965年发射了“闪电-1”、军事通信卫星74颗,70年代后又发射了改进的“闪电-2”、“闪电-3”卫星近50颗;中国于60年代发射“东方红地球卫星后,也发展了军事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军事通信具有通信距离远、传输容量大、可靠性高、灵活性强和造价便宜等优点,成为当代军事通信的理想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军用无线电通信技术方面,还发展了自动转接的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即通信双方或一方处于运动状态中,以移动电台通过固定通信台转接进行的通信联络。用于移动通信的主要设备是各种便携式、车载式、船载式的超短波电台短波电台。通过地面无线电设备与有线电话交换中心连接,移动电话还可与近距离或远距离的有线电话通信。人们早就希望有一种便携的能“自由”通话的工具。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体积小、重量轻的电子管步谈机,采用单工无线电话的工作方式。尽管步话机技术后来有了发展,但由于发射功率小,传输的距离近,而且采用单工方式,送花的同时不能听话,使用不够方便。60年代以后,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程控交换技术的发展,小型的电台能发射较大功率的信号,固定通信台站可以通过程控交换机接转覆盖区内的任何一个用户。于是移动通信技术迅速地发展起来。移动通信机动灵活,方便迅速,便于军队在机动中及时实施作战指挥,使海陆空军各部队在复杂情况下能够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对保障现代条件下的作战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发展

军用野战电台作为军事通信中特有的通信设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得到了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军用野战电台的单边带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和发展。所谓单边带通信就是发送和接受调幅信号的两个边带中的一个边带信号的无线电通信单边带电台在传送话音信号时,话音信号和频率合成器产生的高稳定度的低载频信号,加载到发信机的高频信号上,经调制器的作用,产生上下两个载频,再经滤波器把某一边带滤掉,只让另一边带的信号加载到较高的工作频率上,并加以放大,送至天线发射出去。收信机将天线接收射频单边带信号搬回到较低的频率上,并加以放大,送人单边带解调器,在解调器中加入低载频信号,将原话音信号还原出来。单边带技术于1915年发明,1923年进行了横跨大西洋的通信试验,1933年以后为大多数远洋通信所采用。1954年,单边带电台在军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迅速发展,取代了普通的调幅电台。50年代,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使用了单边带战术电台,美军使用的单边带无线电台既有台式的,也有车载的,可通16路报、2路话、1路传真,功率为10千瓦。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军用野战电台由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并在70年代以后大量采用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军用野战电台向晶体管小型化发展,进一步缩小体积,减轻重量,提高了通信容量和可靠性。美军在50年代营连装备的电台是电子管式的AN/PRC-1型,60年代初装备了除末级外均为晶体管的AN/PRC-25型电台,60年代末装备了全晶体管的 AN/PRC-77型电台,70年代装备了微模组件式的AN/PRC-99型电台。经过更新换代,电台的信道数不断增加,信道间隔进一步缩短,通信距离得到扩展,重量随之减轻,集成化程度提高。美军在80年代初期研制成的产品集成化程度已达20%~40%,到80年代后期达到90%以上,发射功率在20千瓦量级,重量在4公斤左右,可靠性比同类电台提高10倍。

在采用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同时,60~70年代的军用野战电台实现了多波段、多工种、多用途,以便于各兵种配合作战,减少机种,实现一机多用。80年代以后,各国军队野战电台的发展出现了两大趋势。一是由模拟制向模数兼容和全数字化过渡,运用了数字计算和数字处理技术。将数字技术引进通信设备是80年代军事通信技术出现的新动向。性能良好的数字电路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模拟电路,大量涌现的数字器件(数字混频器、数字频率合成器数字滤波器、数字振荡器等)用于军事通信设备。一些发达国家在野战电台中逐步采用了微处理器。它是由一片或若干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包括技术逻辑部件、指令处理部件以及控制存储或运算的控制器,具有运算和控制功能。在数字处理技术和微型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野战电台的保密技术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采用信号压缩技术和数字加密技术,使无线通信信号被截获和破译的概率大大缩小。采用信号压缩技术发出的信号极其短暂,使人难以截获,即使截获了也难以破译。而数字保密技术可以把密钥数做的很大,使人难以破译。二是采用跳频技术等抗干扰技术。跳频技术就是收发双发电台的工作频率,按预定的顺序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作同步快速跳变。早期的无线电操作员采用一个时间表来使用工作频率,而跳频系列则是使用一个码序来决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应使用什么频率,工作频率每秒钟可跳变数十次、数百次或更多,跳变的频率范围可宽达数十兆赫。采用这种方式发射的信号,不易被敌方干扰,它是在军事通信抗干扰的主要措施。德国于1981年研制出CHX200机动式和固定式高频跳频电台系统,1983年研制出SEM172甚高频跳频电台;美国于1982年研制出背负式AN/PRC-117型中频跳频电台;瑞典于1985年研制出甚高频跳频电台;英国也在80年代研制出150系列高频跳频电台,供该国和比利时等许多国家的军队装备。这些跳频电台大多数由微机进行控制,能自动搜索信道,自动变频,抗干扰和保密性能十分良好。

发展过程

冷兵器

冷兵器时代是指使用石兵器、铜兵器铁兵器直到出现火器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

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就学会了制造石刀、石斧和弓箭,作为狩猎和原始农业生产的工具。早期氏族战争使用的器具就是这些简单的生产工具。到原始社会晚期,兵器才逐渐从狩猎和农业生产工具中分离出来。

冶金技术的出现使兵器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石兵器逐渐被铜铁兵器所代替,产生了金属刀、剑、矛矢等兵器。由于中国冶金技术出现较早,发展较快,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金属兵器制造已处于世界的先进地位。

进攻武器的发展,导致相应的防护器具如盔、甲、胄、盾的出现。筑城、设障等技术也发展起来。中国的万里长城,就是闻名于古今中外的军事筑城。

冷兵器可分为手持兵器(刀、矛、剑等)和投射兵器(弓、抛石机等),其作用是对人的手臂的直接延长或增强,靠人的体力操作。这就决定了当时的作战方式只能是集团布阵,短兵相接,以摇旗、鸣金、击鼓、举火等视听信号进行指挥。

古代战车曾在战争中起过重要作用。中国夏初(约公元前21世纪,一说公元前22世纪)至春秋(公元前770~前475)时期,就以车战为主、车步结合的形式进行战斗。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车战逐渐为步战所代替,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则以骑战为主。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步、骑兵成为陆战的基本兵力。马鞍、马镫的发明和马甲的采用,提高了骑兵的作战能力。

随着造船技术的进步,原始的独木舟发展为木板桨船并逐步用于军事,分化出专用于水战的战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战船有了适应战斗需要的型制。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产生了以楼船为代表的大型风帆战船。唐朝(618~907),又发明了车轮船(见中国古代战船)。

冷兵器时代,由于生产水平低下,科学技术发展缓慢,军事技术的发展也较慢。

火器时代

火器时代可分为古代火器和近代火器两个时期。

古代火器时期(火器出现至产业革命) 火药的发明 及火器的出现  至迟在公元 808年以前,中国炼丹家就发明了火药。10世纪初,中国唐朝末年开始将火药用于军事,标志着军事技术进入了利用化学能的新时代。宋代(960~1279),出现了燃烧性火器、爆炸性火器和管形火器,还发明了利用火药燃烧喷气推进的火箭。管形火器的发明,是火器史上的一大进步。最著名的是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陈规制成靠火药燃烧喷火烧杀对方的长竹竿火枪。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寿春府(今安徽寿县)又制成发射子窠(弹丸)的突火枪。此后不久,出现了金属铸造火铳。元朝(1279~1368)和明朝(1368~1644),曾大量制造和使用火铳(见中国古代兵器),明永乐八年(1410),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习枪炮的兵种──神机营

枪炮的发展  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于12~13世纪通过商人和蒙古军西征,先后传入阿拉伯国家和欧洲。欧洲最初的火炮,是用锻铁条并排焊成圆筒,外加铁箍制成的。15世纪,出现了炮身和药室一体铸造的青铜炮,炮上安装了炮架和瞄准装置,并用铸铁弹代替了石弹和铅弹。为提高机动性,还出现了轮式火炮,并采用了颗粒火药。16世纪下半叶和17世纪上半叶,西班牙对尼德兰的战争和欧洲三十年战争,进一步促进了火炮的发展。约在1600年开始用定量药包代替散装火药,并出现了霰弹,提高了火炮的射击速度、精度和威力。

14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前装滑膛枪。这种枪装药过程复杂,发射时需1人瞄准,1人点火,射击速度和精度都很低。到15世纪,出现了火绳枪,采用装有绞链的杠杆夹住火绳,当扣动扳机时火绳下降,将火门中的起爆药点燃,从而克服了单兵瞄准和点火的困难。这种枪最大射程约300米,有效射程约100米,打1发只需2分钟,但夜间容易暴露目标,不能在阴雨天使用。17世纪中叶,法国出现燧发枪,克服了火绳枪的缺点,发射速度达2发/分。18世纪,采用弯曲枪托代替直枪托,进一步改进了步枪,使射手便于瞄准和隐蔽,大大提高了战斗效能。

随着枪炮的发展,以步枪为主要武器的步兵逐渐成为各国军队的基本力量,同时出现了独立的炮兵。作战方式也从冷兵器时代白刃格斗逐渐过渡到火力杀伤。

军事发展

15世纪以后,随着枪炮性能的改进,古老的城堡难以抵御大炮的轰击,士兵盔甲无法防御枪弹的射击,沉重的大炮和辎重对道路、桥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火药广泛应用于爆破,地雷应用于实战。这些变革促使军事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城墙-城塔体系开始向炮台式要塞筑城体系演变;野战筑城在战争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爆破、筑路、架桥等工程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16世纪,欧洲国家的军队中出现了架桥、筑路专业队。17世纪,法国出现新的专业技术兵种──工程兵。18世纪,法国先后创办桥梁公路学校和综合技术学校,培养军事工程师,后为各国仿效,推动了军事工程的发展。

兵器变革

11世纪以前,中国发明的指南针装上舰船,海上兵力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火器应用于舰船,又给舰船兵器和水战方式带来很大变革。16世纪,火炮已成为舰船的主要武器。海战方式也从接舷战逐步过渡到舷炮战。17世纪,舰炮战术已成为海战的主要方法。

发展特点

军事技术进入了利用化学能的新时期。武器装备和军事工程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但是,由于这一时期世界各国基本处于封建社会,生产停留在手工业方式,科学技术发展较慢,因而军事技术发展也较慢。在火器出现后的700年间,冷兵器在战争中仍占重要地位。直到17世纪中叶发明刺刀后,其他冷兵器才被逐渐淘汰。

近代火器时期(产业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末)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蒸汽机的发明,冶金、化学、机械制造等工业的发展,为近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准备了物质条件,使它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枪炮改进

19世纪,枪炮的设计出现了一系列重大改进:身管由滑膛改为线膛,增大了射程,提高了命中精度;装弹方式由前装改为后装,方便了使用,提高了射速;弹丸由球形实心弹发展成为装有弹头、发射药和预压底火的定装式枪弹、炮弹,出现了击针式枪炮。火炮采用弹性炮架,减轻了重量,提高了机动性和发射率。19世纪60年代,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出现了手摇式连续装填射击的“加特林”枪。1883年,美国人H.S.马克沁发明了利用火药燃气促动的机枪,开创了枪炮自动装弹的历史。此后,各种不同结构的机枪、自动步枪和冲锋枪相继问世。1884年法国科学家P.-M.-E.维埃耶、1888年瑞典化学家A.B.诺贝尔先后研制成功单基和双基无烟火药,促使枪炮结构和性能有了新的改进。20世纪初,出现了梯恩梯炸药,大大提高了炮弹和其他爆破装置的杀伤破坏威力。

机械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有效地突破由堑壕、铁丝网和机枪火力组成的防御阵地,英、法等国开始研制将火力、装甲防护能力和机动能力结合为一体的新兵器──坦克。1916年9月,英国研制成功的坦克首次使用于在法国进行的索姆河会战。当时的坦克数量少、速度慢、行程短、机械故障多,只在局部地区起了一定作用,但它却推动了陆军机械化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末期,一些主要工业国的陆军开始实行以坦克为基础的机械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英、美等国军队都装备了大量的坦克、自行火炮以及各种战斗保障车辆,这些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各国也在积极寻求对付坦克的手段。最初是用曲射火炮来打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出现了反坦克地雷反坦克枪,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反坦克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坦克装甲防护的不断加强,反坦克炮的口径不断增大,广泛使用了钝头穿甲弹、钨芯超速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大大提高了反坦克武器的作战效能,展开了坦克与坦克、坦克与反坦克武器的激烈对抗,多次出现了数千辆坦克参加的大会战。

立体战争

人类很早就有飞行的理想,曾进行过无数次的尝试,但只有在近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才得以实现。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驾驶自制的第一架动力飞机试飞成功,引起了军事家的注意。美、英、法、德、意等国相继开始研制军用飞机,最初是用来执行侦察任务,后来也用于轰炸地面目标和驱逐对方侦察飞机。军用飞机的出现,使战争范围扩展到了空中(地面、水面以上),形成包括空域的立体战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飞机已成为一种重要兵器,已经有了侦察机轰炸机歼击机强击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大量装备了各型飞机,协同地面部队或舰队进行大规模作战,对敌方政治、经济和军事战略目标进行轰炸,取得了巨大效果。同时,随着军用运输机的发展,开始出现大规模空运和空降作战。在战争中,各种飞机的战术技术性能不断提高,大战后期又出现了喷气式飞机。飞机用于军事后,防空武器随之发展起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主要参战国均已装备了高射炮高射机枪,但观测器材简陋,射击命中精度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采用较为先进的观测、瞄准和指挥器材,特别是使用了雷达组成的防空武器系统和采用了无线电近炸引信后,防空能力才有了显著提高。

舰艇发展

19世纪初,蒸汽机用于明轮舰船。19世纪40年代发明螺旋桨推进器后,蒸汽动力战舰迅速发展起来,并开始采用装甲防护,出现了装甲舰。20世纪初,制成船用蒸汽涡轮机,为军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出现了近代战列舰巡洋舰,“巨舰大炮主义”盛行起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海军航空兵潜艇的广泛使用,战列舰日趋衰落,航空母舰受到重视,成为海战的主力。航空母舰将空中力量与海上力量紧密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的海战方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潜艇的发明是近代火器时期军事技术的重要事件。早在1775年,美国发明家D.布什内尔曾制成一艘能潜入水下靠手摇螺旋桨推进的“海龟艇”。美国南北战争期间(1861~1865),出现了蒸汽动力潜艇。但只是到了19世纪90年代法国采用蓄电池电动机作动力后,双推进动力系统的潜艇才开始发展起来。潜艇的出现使海战范围扩展到水下,形成了在水域的立体战争。潜艇的最大优点是隐蔽性好、突击威力大,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强大威力。随着水面战斗舰艇和潜艇的发展,水中武器和反舰、反潜技术设备相继兴起,出现了水雷鱼雷深水炸弹声纳、磁性探测仪等。

生物武器

毒剂成为特种武器,是随着近代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而出现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在第二次伊珀尔战役中首先大量使用毒气,一举突破英、法联军阵地。从此,许多国家竞相研制和使用化学武器,并开始了化学武器与防化器材之间的角逐。生物武器的使用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大量研制生物武器是20世纪30年代确立了免疫学和微生物学后才开始的。1931年,侵华日军在中国哈尔滨附近以“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名义组建细菌战研究部队,并于1939~1942年先后在中国多处投掷细菌弹。后来,美国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也使用过生物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是非人道的大规模杀伤武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一贯坚决反对使用这类武器,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

电子对抗

19世纪40年代~19世纪末,美国发明家S.F.B.莫尔斯、A.G.贝尔和俄国物理学家A.C.波波夫、意大利物理学家G.马可尼相继发明了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递,引起了通信技术的革命。这些成就应用于军事,从根本上改变了军队指挥通信方式,从而有可能实现迅速有效地组织指挥广大地区的大规模作战。20世纪30年代,英国发明雷达后,无线电技术进一步应用于侦察、警戒、跟踪和导航等方面,大大提高了部队的作战效能。同时,利用电磁波进行侦察和反侦察、干扰和反干扰的斗争也迅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战斗领域──电子战,或称电子对抗

近代火器时期军事技术的发展特点  近代火器时期,正是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军事技术发展较快。主要武器装备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和标准化、系列化。作战范围从地面和水上扩展到空中和水下,还开辟了无形的电子对抗战场。作战方式发展成为诸军种、兵种合同作战。

核武器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以核能、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为重要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使军事技术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通常称为核武器时代或核时代。这个时代的军事技术称为现代军事技术。

原子弹的出现

人们对于原子核的研究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1939年初,德国化学家O.哈恩和F.斯特拉斯曼发现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的裂变现象。接着,法国物理学家 J.-F.约里奥-居里等人发现每次核裂变释放出2~3个中子,从而证实了利用重原子核裂变链式反应制成威力空前巨大的原子弹的可能性。同年10月,美国政府根据物理学家A.爱因斯坦的建议,决定研制原子弹。1942年,庞大的、代号为“曼哈顿工程区”的计划开始实施。1945年7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当量约2万吨梯恩梯。同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空投2颗原子弹,造成约20万人的伤亡。战后,苏联加快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于1949年8月29日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此后,英国于1952年、法国于1960年、中国于1964年,也相继研制成功原子弹。原子弹的出现,标志着军事技术从利用化学能进入利用核能的新时代。原子弹与普通炸药武器相比,其威力空前增大,且具有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核电磁脉冲等多种杀伤破坏效应。原子弹及以后出现的氢弹中子弹,对于现代军事思想、军队和国防建设、战略战术和其他武器装备等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氢弹和中子弹

在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美、苏两国就已开始研究利用轻原子核聚变反应制造威力更大的氢弹。1952年11月,美国进行了以液态氘装料的氢弹原理试验,当量约1000万吨梯恩梯,但实验装置非常笨重,不能用作武器。接着,苏联于1953年8月进行了以固态氘化锂6装料的氢弹试验,使氢弹的实用成为可能。美国于1954年2月进行了类似的氢弹试验。苏、 美两国研制成功氢弹后,英国于1957年、中国于1967年、法国于1968年也先后研制成功了氢弹。

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原子核反应释放巨大能量的原理制造的,统称为核武器。按使用方式分,有核航弹、核导弹核炮弹核地雷核鱼雷核水雷等。60年代以后,美、苏又发展了比威力大、可靠性高和安全性好的第二代核武器。7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根据目标性质和作战要求而增强或削弱某种核爆炸效应的第三代核武器。1977年,美国宣布研制成功的中子弹(又称增强辐射弹)即属此类。此外,在研究中的还有冲击波弹感生辐射弹、电磁脉冲弹等。

运载工具

战略轰炸机

最先用作核武器运载工具的是战略轰炸机。1946年3月,美国建立了一支由B-17和B-29中、远程轰炸机组成的战略空军部队。此后,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美、苏两国将航程更远的战略轰炸机陆续装备部队,如美国的B-52和苏联的图-20等,最大航程在1万公里以上。到70年代,美、苏又分别研制成功 B-1和图-22M “逆火”式战略轰炸机。这类飞机结构较轻,机动性好,采用可变后掠翼,最大飞行速度为2倍音速(М2.0),既能高空超音速飞行,又能低空高亚音速突防。

导弹核武器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就研制成功V-1巡航导弹和V-2弹道导弹,并在大战后期投入使用。但由于弹头采用常规炸药,威力较小,加之制导精度差,在战争中没有发挥多大作用。战后,美、苏两国在V-1、V-2导弹的基础上,开始发展采用核弹头的中、远程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由于当时巡航导弹有飞行速度低、制导误差大、易被对方拦截等缺点,50年代中期以后,即重点发展弹道导弹。1957年8月,苏联首次发射洲际弹道导弹成功。1958年11月,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也发射成功。导弹与核武器相结合形成了一代新型武器──导弹核武器。它兼有速度快、射程远、威力大的特点,是军事技术的一个重大发展。导弹核武器的出现,使战争的突然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大,战争范围进一步扩展,前后方的差别进一步缩小。导弹核武器迄今已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50年代发展的第一代导弹核武器, 采用液体推进剂和无线电-惯性制导,地面发射。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第二代导弹核武器,采用固体或可贮液体推进剂,全惯性制导,带有突防装置,从地下井或潜艇上发射。为了进一步提高突防能力和打击硬目标的能力,于6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带分导式多弹头的第三代导弹核武器,如美国的“民兵”Ⅲ洲际导弹和“海神”潜地导弹,苏联的 SS-17、SS-18、SS-19洲际导弹等。70年代后期,美、苏两国一方面继续改进原有型号,提高其战术技术性能;另一方面开始研制生存能力更强、精度更高的新型导弹,如美国的MX洲际导弹,“三叉戟”Ⅰ、“三叉戟”Ⅱ潜地导弹,苏联的 SS-24、SS-25 洲际导弹等。随着电子技术、制导技术和小型涡轮风扇喷气技术的发展,巡航导弹重新受到重视。这种导弹体积小、重量轻,可从地面、飞机或舰艇上发射,采用惯性加地形匹配制导超低空飞行,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1982年后,美国已开始装备机载、舰载和潜艇发射的巡航导弹。

导弹核潜艇

核能还被用作舰艇尤其是潜艇的动力。1954年,美国的“鹦鹉螺”号潜艇最先采用核动力。这是潜艇动力的一项重大革新,它使潜艇空前增大了水下航速、延长了水下续航时间。苏、英、法等国也相继开始研制核潜艇。1960年11月,美国开始装备导弹核潜艇。此后,苏、英、法等国也相继装备了导弹核潜艇。导弹核武器与核潜艇相结合,既增大了潜艇的战略打击能力,又提高了导弹核武器的生存能力。

武器装备

陆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陆军武器装备的发展主要着眼于加大火力密度和强度,提高部队的机动能力、生存能力和后勤支援能力。地面部队在摩托化的基础上向装甲化、自行化和空中机动化方向发展。步兵轻武器实现了通用化、枪族化、口径小型化、点面杀伤和破甲一体化。地地战术导弹(见地地导弹)大量装备部队,火炮射程普遍增大,弹药更加多样化,火控器材有了明显改进。在实战中可组成远近结合、陆空结合、点面结合的严密火力配系。随着红外、微光、热成像等夜视器材装备部队,战斗行动受夜间条件的限制越来越小。各种新式指挥控制通信设备、战斗保障和后勤保障装备普遍使用,大大提高了作战效能

坦克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坦克的发展。新的主战坦克,已普遍采用复合装甲、大功率动力装置、高膛压大口径火炮和以弹道计算机为中心的综合火控系统,并具有较完善的三防(防核、化学、生物武器)装置、夜间驾驶仪和瞄准具等,大大增强了火力,提高了防护力、机动性和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由于许多国家军队大量装备了坦克,在现代战争中,大规模的坦克对抗和反集群坦克已成为重大课题。已发展了多种反坦克手段,如反坦克导弹反坦克炮反坦克火箭筒、火箭布雷、机载反坦克武器等,能构成远中近结合、陆空结合的反坦克火力配系

空军

随着喷气推进技术的发展,从40年代中期开始至50年代末,军用飞机基本完成了由活塞式向喷气式的过渡,歼击机速度达М2.0。60年代,航空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军用飞机的性能,歼击机最大速度已超过М3.0,实用升限超过2万米。70年代以来,各种作战飞机的用途和功能不断扩大。根据机种不同,飞机装备有航炮,空空、空地、空舰导弹,各种航空炸弹,如集束炸弹、油气弹、制导炸弹等,大大提高了作战效能。微处理机和其他电子技术的应用,使武器火控系统和操纵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军用飞机已有歼击机、轰炸机、歼击轰炸机强击机舰载机反潜机、侦察机、预警机电子对抗飞机空中加油机、运输机和无人驾驶飞机、教练机、武装直升机等。飞机的性能趋向于高空、低空和远程、中程兼顾发展。直升机已广泛用于空降、 反坦克、反舰、反潜、侦察、 通信、电子对抗、 救援、运输等方面。垂直/短距起落飞机的出现,为军用飞机在复杂条件下的使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海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海军武器装备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导弹逐渐成为主要的舰载武器,大、中、小型水面舰艇和潜艇已分别装备了战术导弹战略导弹,出现了导弹护卫舰导弹驱逐舰导弹巡洋舰导弹快艇、导弹潜艇和导弹核潜艇等;航空母舰也加装了导弹。许多大、中型水面舰艇采用燃气轮机联合动力装置,提高了机动能力。许多潜艇采用核动力,提高了续航力和隐蔽性。舰艇还普遍加强了反潜、防空和电子战能力。海军飞机已发展有轰炸机、歼击机强击机反潜机、预警机、侦察机和电子对抗机,其主要部分──舰载机包括固定翼、旋翼和垂直/短距起落飞机。它们在现代海战中具有重要作用。

精确制导

在上述陆海空军武器装备中,精确制导武器发展快,应用广,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它包括各种战术导弹和可制导的炮弹、炸弹等。1972年,美国在侵越战争中使用激光制导电视制导炸弹,取得了比无制导炸弹大十倍的作战效果。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叙利亚与以色列双方的大量飞机和坦克,被对方的地空导弹反坦克导弹击毁。在1982年英国-阿根廷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战争中,阿根廷飞机从30公里外发射空舰导弹,击沉了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这些战例表明,精确制导武器命中精度高,具有较好的作战效能,将会给作战方式带来重大影响。

军事指挥

导弹核武器的出现和常规武器装备的不断改进,极大地影响着现代战争的进程和战争空间的广度,增大了突然性和破坏性。促使军事指挥系统日益向高度自动化、灵活可靠、反应快速、生存能力强和保密性好等方面发展。它是由电子计算机、指挥运算程序、通信网络、终端设备和各分系统之间的接口形成的体系结构。它与指挥人员密切结合,把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部队和武器系统实施指挥和控制。现代军事指挥系统不论其规模大小,都离不开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递3个基本环节。

信息获取

现代军事指挥系统的信息获取是建立在现代化侦察技术的基础上的(见军事侦察)。现代侦察技术采用了各种先进的技术侦察手段,如雷达侦察、电视摄像、无线电侦听侦收和测向、声纳以及其他各种探测器等。随着航天技术遥感技术的发展,侦察方式已从地面侦察、航空侦察扩展到航天侦察(见侦察卫星)。在各国已发射的航天器中,军用航天器约占70%。军用航天器中,用于侦察与监视的约占60%,它们采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多种遥感技术,搜集军事情报。

计算机信息处理

电子计算机具有很大的信息存储容量和高速的运算能力,在数值计算、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自从1946年出现第一部电子计算机以来,其发展已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等三代,现已发展到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它已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引起了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在军事上,除应用于指挥、侦察、预警、电子战等系统外,还广泛应用于武器自动控制、后勤管理、作战模拟军事训练以及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等方面,引起了军事技术的重大变革。

通信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光、电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以及微处理机的广泛应用,通信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微波接力通信散射通信流星余迹通信卫星通信和光通信等多种通信手段,传输方式也正向着数字化、自动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防御技术

核防护技术

核武器出现和使用后,为了防护人员和武器装备免受或减轻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和放射性沾染等杀伤破坏效应的损害,研究和采取了包括核辐射探测、工程防护以及疏散、隐蔽、穿戴个人防护器材和进行洗消等一系列综合性技术防护措施。6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核电磁脉冲(一种宽频带瞬时高强度的电磁脉冲)通过导体耦合到电子设备中会使它受到损伤或毁坏,对于军队的作战活动也有很大影响。为加强对核电磁脉冲损伤的防护,各种武器装备从设计开始,就需要采取抗核电磁脉冲的加固措施。

反导弹技术

50年代中期,美、苏两国开始研究反导弹问题,先后发展了两代反导弹导弹武器系统。但由于反导弹是一项综合性尖端技术,要达到对来袭弹头及时发现、正确识别、精密跟踪和有效拦截,难度很大,更跟不上导弹突防技术的发展。现有反导弹导弹武器系统识别能力低、反应慢,不能同时对付多个目标,且生存能力低,不能有效地防御弹道导弹。一些国家除继续研究和改进反导弹导弹武器系统外,还在探索新的反导弹途径,研究采用激光、微波或高能粒子束等,以建立新的反导弹武器系统。

反卫星技术

军用卫星在侦察、预警、通信、导航、气象和测地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大,反卫星逐渐成为军事技术研究的新课题。60年代以来,美、苏两国不断研究和试验各种反卫星技术。美国以发展反卫星导弹为重点,从飞机上发射的小型反卫星导弹也已进入试验阶段。苏联则着重研究反卫星卫星,现已具备一定的实战能力。同时,两国都在加紧研制激光反卫星武器

反潜艇技术

潜艇采用核动力后,进一步促进了反潜技术的发展。对潜艇探测设备已发展有声纳系统、磁探仪、红外探测仪、微光电视、废气探测器等,可从水下、水面、空中乃至航天器上探测潜艇的踪迹。反潜武器深水炸弹、鱼雷、水雷外,还出现了装备在舰艇和飞机上的火箭助飞鱼雷反潜导弹)。

战略预警系统

在雷达、红外和航天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战略预警系统发展起来。美国于60年代以前建立的雷达预警线,可在苏联战略轰炸机到达美国本土前两个多小时发出警报;60年代建立的北方弹道导弹预警系统,可在苏联境内发射的弹道导弹到达美国本土前15分钟发出警报。70年代以来,重点发展由预警卫星系统、超视距雷达和机载预警与控制系统等组成的综合战略预警系统。

对抗技术

现代电子对抗技术包括电子对抗侦察电子干扰电子防御3个方面。电子对抗侦察是使用侦察设备查明敌方无线电设备的技术参数、配置位置和数量等情况,为实施电子干扰或电子防御提供依据,为摧毁敌方电子设备或为其他作战行动提供有关情报。电子干扰是使用能辐射干扰电磁波的电子设备(如干扰机)或能反射、吸收电磁波的器材(如箔条角反射器、尤伯透镜反射器和各种电磁波吸收涂层等),使敌方电子设备降低效能或无法正常工作,或受诱骗。电子防御是采取各种技术、战术措施,如提高电子设备的抗干扰性能,实施电子静默,严格控制使用时间,建立隐蔽台站等,防止己方无线电设备的技术参数、配置位置和数量被敌方侦悉,或尽力消除、削弱敌方的电子干扰。60年代,随着红外、激光等光电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对抗领域进一步扩展,光电对抗迅速发展。军用卫星特别是电子侦察卫星的出现,又使电子对抗的作战范围,从地面、海洋、空中扩展到外层空间。70年代以来,新研制的电子对抗设备,广泛采用微处理机和数字编码技术,并与武器系统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电子对抗和实施攻击的能力。近20年来的历次局部战争表明,电子对抗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保障战役战斗胜利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军事系统工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两国应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作战问题,在防空、反潜、护航、布雷等军事行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战后,特别是50年代以来,随着系统论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以及武器装备和战争活动的复杂化,系统工程在军事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使现代武器装备的规划论证、总体设计、人机工程、生产管理,以及军队的组织指挥、参谋业务、后勤管理、战略战术研究和军事训练等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由以往凭借实践经验和个人才智的艺术,发展成为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和模拟实验的科学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军事技术的内容,使军事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发展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以核能、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为重要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超级大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更快地应用于军事领域。新式武器装备不断出现,军队装备迅速更新,武器的威力、射程和命中精度空前提高,自动化程度和机动能力大大增强。用于指挥通信、战斗保障、后勤保障军事训练的技术装备,也日益先进、复杂和多样化。武器装备向综合化、系统化和高技术的方向发展。现代武器装备的发展,一方面使现代战争的规模和样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战争的突然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大,战争范围从地面、海洋、空中向外层空间发展,电子对抗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现代战争呈现立体战、合同战、整体战和电子战的特点;另一方面,对武器装备的规划、研制和生产管理,对军队成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指挥员的组织指挥才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武器装备和战争活动的复杂化,军事系统工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军事

发展

中国在历史上对军事技术的发展,曾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中国的兵器制造技术,筑城、攻城技术,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古代军事技术的发展。中国发明火药和火器,开创了军事技术的新纪元。只是到了近代,由于长期腐朽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阻碍和破坏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使军事技术处于落后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建设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加强了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和国防工业建设,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先后建成飞机、舰艇、火炮、坦克、弹药、雷达、指挥仪、通信设备和电子元器件等工厂,为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和生产武器装备打下了初步基础。此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初步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掌握喷气推进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核技术的基础上,一方面继续改进和发展常规武器装备,另一方面积极研制导弹核武器。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75年,人造卫星按预定计划准确返回地面;1980年,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成功;1982年,由潜艇发射运载火箭成功;1984年,发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成功。这些成就标志着中国的军事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了新的水平。到20世纪末,随着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现代化的逐步实现,中国的军事技术将会达到更高的水平。

展望

未来军事技术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军事需要。在当前世界面临新的技术革命和超级大国进行激烈军备竞赛的情况下,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将会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规模应用于军事领域。这不仅将使现有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获得进一步改进,而且还会出现一些新的武器装备,不断导致军事技术的变革。

微电子技术发展

将使军事技术发生全面变化。微电子技术是50年代半导体技术从分离元件向集成电路发展中形成的一门新技术。它经过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正向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20多年来,微电子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促进了军用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大大提高了各种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今后,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广泛应用于军事技术各个领域,不但能进一步实现军用电子设备的超小型化和操作简单化,并将使各种武器系统的性能,包括命中精度、机动性、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发生质的飞跃。

电子计算机发展

将使武器装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应用,部分地代替了人类的繁重脑力劳动,对军事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电子计算机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微处理机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将会使武器装备进一步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航天技术发展

可能使外层空间成为新的战场。军用航天器在侦察、预警、通信、导航、气象和测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它在未来战争中也将成为重要的攻击目标。今后,军用航天技术的任务,除继续提高现有航天器的作用外,将着重发展航天器的攻击和防御能力。航天飞机的出现,为在外层空间建立航天站载人航天兵器系统,从事各种军事活动开辟了新的途径。现代航天器的发展可能导致天军和天战的出现,如果不加禁止,外层空间将会继陆、海、空之后成为一个新的战场。

定向能技术

可能提供新的战略防御手段。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产生高能射束,使这种高能射束沿着一定的方向传播,用以打击目标的定向能束武器,是随着定向能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代新式武器。目前正在研究的有强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和大功率微波射束武器等。定向能束武器可用以打击高速飞行目标。尤其是把它设置到外层空间轨道上时,由于那里没有大气影响,射束传输效率高,位置优越,有可能把洲际弹道导弹消灭在飞行的初始阶段。定向能束武器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其中以强激光武器进展较快,已成功地进行了在地面和空中打反坦克导弹空空导弹的试验。今后,主要发展方向是研制用于战略防御的强激光武器。一旦这种武器研制成功,将会给武器系统特别是战略防御系统带来革命性变化,并对战略战术产生巨大影响。

除上述技术外,随着新材料、生物工程和其他新技术的发展,基因武器环境武器次声和超次声武器等特殊的武器,也有可能得到发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