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船

更新时间:2022-12-21 17:47

楼船,中国古代战船,因船高首宽,外观似楼,而得名。因其船大楼高,远攻近战皆合宜,故为古代水战之主力。通过对海船和出土陶器,以及有肩有段石器、铜鼓和铜钺的分布区域的研究得知,春秋时期,当时倚江傍海的楚、吴、越、齐、四国,都建立有庞大的“舟师”,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海军部队。

简介

楼船,中国古代战船,因宽,外观似,而得名。因其船大楼高,远攻近战皆合宜,故为古代水战之主力。但亦因船只过高,常致重心不稳,不适远航,故多只在内河及沿海的水战中担任主力。

历史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霸兼并战争,从辽阔的陆地扩大到浩瀚的江河湖海,水战的主战装备——战船迅速发展起来。当时倚江傍海的楚、吴、越、齐四国,都建立有庞大的“舟师”,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海军部队。《庄子·逍遥游》里就记载了春秋晚期吴越间的战争,常常是水战。在各国中,地处长江下游吴国的战船最为出名。吴国战船分大翼、中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几大类。这是我国有关战船分类的最早记载。其中大翼“广一丈五尺二寸,长十二丈,客战士二十六人……凡九十一人”。当时一丈合今2.3米,可知其中的大翼,长度已经达到27米以上。三翼是吴国内河水战中的利器,大翼是利器之首,船型瘦长,桨手多,速度快,是一种快速战船。突冒是一种船首装有冲角的攻击战船。楼船体型高大,是水战中的主力舰。桥船是水战中的小型战船,灵活轻快,水战中常打头阵。吴国还有君王乘坐的装饰华丽的楼船,是水战中的旗舰。楼船之名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其设有楼船军。而真正于大战争中出现则是于吴国,吴王僚二年(前525年),于吴楚长岸之战中,吴国即以大型楼船“余皇”,作为指挥舰

到了西汉时期,楼船开始成为主力战舰,为主帅所乘,船上可容兵员数十至数百名,因此汉代将军中有统帅水军的楼船将军,水军亦称楼船士。在汉武帝发兵灭南越卫满朝鲜等战争中,楼船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汉代,中国的造船技术有了跃升,达到了世界最先进的水平之列。比如橹和舵的率先使用。西汉的楼船因高大壮观而闻名于世。战船和民船中都有楼船。一般是根据船只的大小在甲板上建楼数层。水军中的楼船,每一层的四周都建有3尺高的“女(矮) 墙”,以防御敌人兵器的攻击。矮墙上开有箭孔和矛穴,士兵可从箭孔、矛穴向敌方射击和搏斗。此外,还用硬木做成“战格”,作为士兵战斗的场所。每层楼的四壁还蒙上皮革以加强防护。上甲板以下的舱室为划桨手操作的场所。楼的最上一层顶部竖有幡帜以壮军威,还设有金、鼓、旗帜用于指挥、联络,船体形高大,载兵众多(大的可达千人) ,兵器和防护设施都很强,能攻善守,宛如水上城堡。此外还有艨艟、斗舰、斥候、先登、赤马舟等不同大小、功用的战船。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派10万水军远征南越,说明了当时水军战斗力的强大。

三国南北朝时期,楼船仍普遍运用在水战中,其中东吴所造的楼船如:“飞云”、“盖海”等,皆有五层,可载3,000名士兵。西晋泰始八年(272年)晋武帝王濬益州刺史,并密命其于四川组建楼船,以灭东吴,其所造之船,最大的可载2,000多人,且能在船上驰马往来。五代十国时期,南方诸国,设有楼船指挥使一职,闽王王延钧从子王仁达即曾任此职。至宋代,楼船仍为军事装备,但重要性已大不如前。

用途

除战争外,楼船亦被当作一种高级之游船西汉汉武帝执政之时建有豫章楼船,可以乘载万人,船上起宫室。新朝东汉初,公孙述盘据汉中之时,即曾经建造用丝帛装饰的十层赤楼帛兰船。

作战用的楼船一般分三层,第一层为;第二层为飞庐;最上层为爵室。每层都设有防护女墙,用以防御敌方射来之弓箭矢石。女墙上开有箭眼,用以发射弓弩。为防御敌方火攻,船上蒙有皮革,以隔热。楼船上常遍插旗幡刀枪,以壮声势,又使用纤绳等多种设备,以提升其机能。

参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