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1 11:33

獐(学名:Hydropotes inermis)是偶蹄目鹿科獐属哺乳动物,又名河麂、牙獐。獐属于小型鹿类,四肢发达,体长91-103cm,尾长6-7cm,体重14-17kg。肩高略高于臀高,无额腺,眶下腺小,耳相对较大,尾极短,被臀部的毛遮盖,毛粗而脆;体毛多棕黄色、灰黄色,浓密粗长,侧腹和臀部最长。在鹿科中,獐具有独一无二的形态特征,雌雄两性均完全无角,且雄性生有外露的犬齿,是鹿科中唯一无角且雄性具发达獠牙的物种。幼獐毛被有线色斑点,纵行排列。寿命约为10-12年。

动物学史

分类史

獐是鹿科(Cervidae)獐属(Hydropotes)下唯一的物种。在鹿科中,獐具有独一无二的形态特征,其雌雄两性均完全无角,且雄性生有外露的犬齿,这种特征组合不同于其他任何鹿类,因此过去分类学家普遍将獐视为鹿科下单独的一个亚科,即獐亚科(Hydropotinae)。但近年来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认为獐在鹿科中与狍(Capreolus)关系最为密切,因此獐属被归入狍亚科(Capreolinae),并与狍共同构成狍族(Capreolini)。

发现与命名

最早记载关于獐的书面记录是公元前239年《吕氏春秋》一书中。然后是在大约1116年,四川医师唐慎威出版了一本《盆草》,其中讲述了两种不同种类的獐,生活在山坡草原上。

1865年3月,博物学家罗伯特·斯温霍(Robert Swinhoe)收到一位友人报告,其中介绍了一种生活在中国长江地区的“猪鹿”,它们平时潜伏在灌木丛和高粗草丛中,并擅长游泳。罗伯特·斯温霍最初认为这种动物是Hyelaphus porcinus,一种原产于印度的猪鹿。直到1868年11月,罗伯特·斯温霍赴上海考察时,在市场中发现一具待售的雄鹿尸体,他意识到长江地区存在一种与猪鹿完全不同的小型鹿。斯温霍将雄鹿的皮肤和头骨(目前大英博物馆保存的该物种的“模式”标本)和两只雌鹿的头骨带回国。

1970年,斯温霍将发现的成果发表于《伦敦动物学会学报》,并将其命名为 Hydropotes ,或饮水者,源于动物对沼泽地的热爱。

形态特征

獐体型相对较小,四肢发达,体长91-103cm,尾长6-7cm,体重14-17kg,是鹿科中唯一无角且雄性具发达獠牙的物种,无额腺,眶下腺小,耳相对较大,尾极短,被臀部的毛遮盖。肩高略高于臀高,体毛多棕黄色、灰黄色,浓密粗长,侧腹和臀部最长,冬季被毛最大长度为 40 mm,毛粗而脆。面部顶部呈灰色和红棕色,下巴、上喉和下体呈白色,背部和侧面通常呈均匀的黄棕色,有细密的黑色条纹。雌性和雌性都没有鹿角,但上犬齿(尤其是雄性)增大,形成相当长且稍微弯曲的獠牙,它们从上颌突出约 52 mm,是锋利、危险的武器。雌性的犬齿要小得多,内侧不到 5 mm。上犬齿后面的下唇两侧有一个黑点,使犬齿更加明显。幼獐毛被有线色斑点,纵行排列。

栖息环境

獐栖息于河岸、湖边、湖中心草滩、海滩芦苇或茅草丛生的环境,也生活在低丘和海岛林缘草灌丛处。獐还栖息在沼泽地区和开阔的草原上,善于隐藏,任何掩体都足以为它们提供庇护,虽然不讨厌水和沼泽,但獐更喜欢干燥的土地,当獐占据的耕地被砍伐时,它们可能会躺在开阔田地的犁沟和空洞中。

獐的生境可以划分为4种典型的生境类型:江苏盐城保护区的獐在小麦和油菜地生境、棉花地生境、白茅草地生境和滩涂生境中均有分布,其白天在白茅草地生境中休息,当有人为影响时便逃往滩涂生境中进行躲避,夜晚时还会穿过棉花地生境进入到小麦和油菜地生境中觅食;江西鄱阳湖地区獐的适宜生境为灌木草丛和高草丛;江苏沿海獐的主要栖息地滩涂湿地荒黄草滩;舟山群岛的獐适宜生境是高草丛和灌木丛。

分布范围

獐分布于中国中东部长江下游流域、朝鲜和韩国,也被引入英国和法国并成为野生。獐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包括仅存于浙江、江苏、江西、上海、安徽、吉林和辽宁。

生活习性

食性

獐喜食芦苇、粗草、蔬菜和甜菜。獐有四室胃,但因瘤胃柱发育不良,无法非常有效地消化植物材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因此,獐必须选择纤维含量低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獐是高度选择性的饲养者,以草本植物、杂草和幼嫩的甜草为食,而不是成熟草中较粗且纤维较多的植被。

集群

獐很少成群聚集,它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它隐藏在茂密的植被中,安静、不引人注目的行为是它免受敌人侵害的最好保护。雄性獐容忍一只或几只雌性獐的陪伴,雌性獐会陪伴雄鹿寻找食物并在其领地内休息。

攻击

雄性獐经常用额头在树干上摩擦来标记自己的领地,同时,粪便沉积物也可以作为气味标记。战斗中的雄性獐大致平行站立,头部大约与肩部齐平,打斗中雄性獐会试图用犬齿刺伤对手的颈背或肩膀。它们经常撕扯头发和皮肤,造成痛苦和危险的伤口。在交配季节,雄鹿之间的攻击性通常会更加明显。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雄性獐5-6个月达到性成熟,雌性獐7-8个月达到性成熟。獐的寿命约为10-12年。

繁殖方式

獐每年繁殖一次,繁殖期常用眶下腺的分泌物和粪尿等来标记,有明显的繁殖季节,但发情期却随着地点和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发情交配多集中在冬季。在中国,交配发生在11月到次年的1月之间,高峰期在12月。在欧洲的动物园中,交配通常发生在5月。此时雄性会跟踪雌性,根据气味判断雌性是否发情,多数交配会发生在雄性的领地内。

雌性獐的妊娠周期通常为170-210天,每年5月到7月为产仔高峰期。雌性分娩时通常会单独离开平时活动的区域,选择开阔地带分娩,每胎2-3仔,多者达8仔,比任何其他鹿类的产仔数量都多。然而,在对动物园的调查中发现通常每胎只有2个后代,偶尔有3个。雌獐分娩后会将小獐带到植被茂密的区域隐藏起来,在最初的几周内一直处于隐蔽状态,只有在母亲来哺乳时才会出现。和许多鹿类一样,这些小獐的伪装皮毛上有平行纵线的亮点,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哺乳期持续数月,因此,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雌獐都处于繁殖期或哺乳期。相反,雄性在交配季节之前的几周内,要通过竞争获得雌性的机会。

亚种分化

数量与种类

形态与分化

近种区别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4年 ver3.1——易危(VU)。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种群现状

獐的种群密度在其原生分布区内普遍较低,但缺乏系统性的种群数量调查数据支持。基于野外迹象(如足迹、粪便)和目击记录,2000年至2004年期间,朝鲜中西部(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的獐种群数量较低,而崇川平原的半自然栖息地则维持着相对较高的种群密度,但其中可能包含部分人工放归个体的补充 (2008年)。在朝鲜另一个獐分布区——黄海南道的库沃尔山,尽管当地居民报告称仍有相当数量的獐存在,但1999年的调查却难以发现该物种的踪迹。1999年至2004年期间,对明阳山脉(平安北道、平壤南道和慈江道)进行的多次调查均未发现獐的踪迹,但该区域适宜的獐栖息地也十分有限。平壤市郊则频繁有獐目击记录,但推测主要为人工放归个体及其后代。据报道,朝鲜至朝鲜低地的其他地区仍存在一定数量的獐种群 (2003年)。

1995年至2003年,由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国家林业局)组织的第一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獐的种群数量约为2.4万只。根据1990年的估计数据,长江下游地区的獐数量不足1万只;江苏沿海地区为1200-1500只;浙江舟山群岛为600-800只;鄱阳湖地区约为1000只。1998年的估计数据显示,江苏沿海地区獐种群数量为500-11000只,舟山群岛仅存15只,江西省约100只,鄱阳湖地区约为1000只,安徽省约为500只。 韩国境内也有獐分布,据称种群数量“较为常见”,尤其集中于西海岸地区以及朝韩非军事区内 (2005年),但缺乏准确的种群数量估计数据。

2006年发布的一份獐分布地图显示,与已知的历史分布范围相比,该物种的分布范围已显著缩减,且种群数量下降趋势被描述为“剧烈”。该地图显示,獐已在中国吉林、辽宁、河北、陕西、山东、河南和福建等省份区域性灭绝,而在湖北、湖南和浙江等省份也变得较为罕见。然而,种群数量下降和分布范围缩减的具体时间段尚不明确。2006年的研究数据表明,中国东部獐种群的主要分布区——浙江省和江苏省,仍保持着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舟山群岛的种群与大陆种群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内,獐的分布范围在20世纪80年代至2001年期间有所缩减,且种群分布变得更为分散。

濒危原因

生境改变及过度捕猎是导致獐数量下降,以至在一些地区绝迹的主要原因。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偷猎和洪水期间的死亡率是獐数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中国东部,农业和城市发展的复垦而造成的生境损失是对獐的主要威胁。而在韩国和朝鲜地区,农业政策导致了大规模的土地重新划划方案,其中包括将河流划成运河,清除潮湿的洞穴以及迄今为止保留半自然植被的平原地区转变为活跃农田,破坏了该物种的适宜生境。

保护措施

对獐采取的保护措施建议如下:

1.鄱阳自然保护区:扩大保护区,加强保护。在江西地区扩大保护范围,并在大多数偷猎发生时将保护扩大到夜间巡逻。

2.盐城自然保护区:建立栖息地走廊,连接小而孤立的种群。

3.加强现有保护区管理:提高人员配置水平,改善通信和设备供应;开展反偷猎巡逻;针对人类侵占和偷猎行为制定社区管理战略和教育方案;为保护区工作人员提供野生动物管理技术培训方案。

4.创建新的保护区(目前只有一小部分总人口受到保护)。

5. 在韩国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偷猎,并为该物种提供广泛的安全栖息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