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野驴

更新时间:2022-10-25 10:32

亚洲野驴(学名:Equushemionus):是马科、马属动物。体长198-244厘米,体重200-260千克,肩高110-140厘米。体毛一般为沙黄色至棕色,耳长、蹄小、前额无额毛。视觉、听觉、嗅觉均敏锐,尤其是视觉和听觉更发达。

动物学史

学术界普遍将亚洲野驴划分为5个亚种:蒙古野驴、印度野驴、土库曼野驴、波斯野驴和已于1927年灭绝的叙利亚野驴。上述划分主要是基于地理分布,并无DNA水平上的证据支持。Groves和Mazak(1967年)根据毛色差异将蒙古北部和南部地区的蒙古野驴划为指名亚种(Equushemionushemionus)和戈壁亚种(Equushemionusluteus),Oakenfull等(2000年)认为二者很可能为同一亚种,并被广泛接受。比较了波斯野驴和土库曼野驴的线粒体DNA,发现二者遗传信息只有很小差异,对2亚种的划分提出质疑。Oakenfull等(2000年)也对此划分提出质疑。解剖学研究表明土库曼野驴和蒙古野驴的上枕骨冠比印度野驴和波斯野驴小,表明波斯野驴与印度野驴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土库曼野驴亲缘关系较远。因此,目前对于亚洲野驴的亚种划分依据尚不明确,需要在DNA水平上继续研究,加之形态区别的信息,以明确不同亚种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方式等。

形态特征

亚洲野驴体长198-244厘米,体重200-260千克,肩高110-140厘米。四肢较短,头短而宽,长41-535厘米;耳长而尖,长18.55-27厘米;颈背具短鬃,长约10厘米;尾较粗而先端被长毛,尾长40-56厘米,毛长25-60厘米。体色随季节变化明显,通常夏季为红棕色,冬季为黄褐色,腹部为白色或浅黄色,腹背毛色分界线在腹侧上方;背中央有一条黑褐色的背线延伸到尾基部。体型比小,但大于家驴

栖息环境

亚洲野驴多选择地形较平坦的平原、山间盆地和荒漠戈壁作为栖息地;避开陡峭的山地和松软的沙丘、沙地;生境中多耐旱的禾草和灌木。生活在灌丛荒漠为梭梭针茅属植物占蒙古保护区总面积的45%,仅有6%的野驴栖息于此;40.6%的野驴栖息于荒漠草原为针茅和蒿属植物环境中,30.8%的野驴在绿洲附近为芦苇芨芨草活动,22.6%的野驴栖息于山地草原,为冰草克氏针茅

蒙古野驴对绿洲和荒漠草原的利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前者主要在早春幼驴出生时被利用;后者在秋季和初冬被利用。水源点分布是影响野驴分布的首要因素。在以色列内格夫沙漠,野驴主要分布在距水源点10-15千米,植物种类丰富度和可采食植物盖度高的区域。在中国卡山保护区,夏季和秋季野驴采食地主要集中在与水源距离较近、植物盖度和物种丰富度高的平滩和山谷,避开道路、矿区等人类活动点;水源点空间分布,地形和人为干扰等是影响野驴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素。

生活习性

集群

分布于蒙古国戈壁地区的蒙古野驴一般集小群活动,中大群通常短暂而不稳定;小群分为雄性群和家族群两种类型,雌性群非常少见。雄性群平均大小为每群2.5只。1个家族群平均1只雄驴、2.35只雌驴和0.5只幼驴。与其他亚种野驴不同,在受到捕食者攻击时来自不同家族的雄驴会合作防御捕食者,保护幼驴。

对印度野驴的研究表明,繁殖期印度野驴存在4种社会类型:家族群或繁殖群、占域成年雄性、雄性群以及没有领域的成年雄性独驴。与其他有蹄类占域行为不同,雄性野驴主要圈占领域内的资源,而非领域内雌性。繁殖季节(每年6-10月)雌性印度野驴活动范围通常在一个雄驴的领域内,形成类似于“后宫”冶的雌性群,但雌性野驴活动不受雄驴限制;幼驴出生后与成年雄性和雌性构成家族群。由于领域内资源是决定雌性是否选择雄性的主要因素,因此降雨和植物初级生产力是影响野驴群体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领地

以色列内盖夫沙漠野放的野驴与印度野驴行为相似。每年春季,雄驴比雌驴提前数周回到一个拥有永久水源的繁殖地,多数雄驴会回到以前利用的领域,每只雄驴领域面积为1720±1090公顷,没有领地的雄驴会组成雄性群或继续呆在冬季采食地。雌驴回到繁殖地后很快分娩,雌驴在雄驴领地内形成雌性群,但群体是开放的、不稳定的,不断有雌驴离去或加入,有些雌驴始终在一个领地内,有些则经常变换领地。

行为

不同个体间野驴活动节律不完全一致,但个体活动节律与群体差异并不显著,且具有一定关联性;第一头野驴开始采食(或休息)的时刻和最后一头开始采食(或休息)的时刻通常仅间隔数分钟,行动落后的个体会快速融入到群体中去,以保证整个驴群动作协调。野驴昼间行为活动呈现一定规律,即上午和下午各有一个明显的取食高峰。上午取食高峰结束后野驴进入休息状态,直到下午取食行为开始;其他行为没有明显峰值。新疆北部卡山保护区野驴除早晚采食高峰外,在中午还有一个采食高峰,冬季尤为明显。

食性

亚洲野驴为广食性物种,采食栖息地内大部分植物。生存在中亚、新疆和蒙古的野驴主要以禾本科莎草科藜科蝶形花科菊科十字花科百合科麻黄科鸢尾科柽柳科白花丹科蒺藜科等科植物为食。同其他马科动物相似,亚洲野驴为粗食者,喜食禾本科草本植物,例如针茅、冰草、芨芨草、芦苇等多年生植物;旱季或更加干旱的环境中,也会选择采食大量灌木,在食物组成上表现出一定的混合食性(mixedfeeder)特征。季节性变化导致的食物丰富度变化是影响野驴食性的重要因素。土库曼野驴和蒙古野驴春夏季主要采食禾本科植物,秋季灌木采食开始上升,冬季灌木在食物组成中可达50%以上;当旱季禾草类干枯时,牧豆树在印度野驴食物组成中比重增加。人类活动干扰也是影响蒙古野驴食性的重要因素。在新疆卡山保护区冬季牧民迁入,适宜栖息地丧失,蒙古野驴采食大量假木贼属琵琶柴等其他季节很少采食或不采食的植物。

分布范围

国家

原产地:中国、印度、伊朗、蒙古和土库曼斯坦。

绝种:阿富汗、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黎巴嫩、俄罗斯、沙特、叙利亚、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和乌克兰。

存在不确定性:巴基斯坦。

重新引入(留居):以色列和乌兹别克斯坦。

重新引入:哈萨克斯坦。

地理

在历史时期,亚洲野驴遍布俄罗斯、蒙古、中国北部、印度西北部、中亚、中东,包括伊朗、阿拉伯半岛和小亚细亚的草原和沙漠草原。今天,该物种的主要据点是蒙古南部和毗邻的中国。所有其他剩余的种群都很小,而且基本上彼此隔离。一个亚种叙利亚野驴(E. h. hemippus)于1927年灭绝。

繁殖方式

亚洲野驴的繁殖是季节性、一雄多雌的交配系统。雌性野驴一般2-3岁即达到性成熟,如果食物充足、气候适宜,3岁开始繁殖第一胎;在干旱的年份,特别是经历严冬和食物短缺之后,到4岁才开始繁殖第一胎。雄性野驴3岁达到性成熟,但实际上4-5岁才开始参与繁殖;而人工圈养的野驴在2岁左右开始出现爬跨行为,3岁开始参与繁殖。这是由于性成熟的年轻雄性在繁殖期经常受到头驴攻击,无法参与繁殖。繁殖群中,头驴会频繁驱逐、嘶咬群体内3岁左右的雄性个体。

不同地域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亚洲野驴发情期各不相同。新疆北部和蒙古戈壁地区野驴发情期在6-7月;土库曼斯坦巴德奇兹保护区(Badkhyz)野驴发情期为4月中旬至5月底;哈萨克斯坦巴尔萨克尔梅斯岛的野驴发情期为5-7月;印度Little Rannof Kutch地区野驴发情期为雨季6-10月。亚洲野驴孕期为11个月,每年4-9月分娩,高峰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一次一胎。雌驴分娩前几天不让任何个体接近,即使是以前所生的亚成体,分娩前几个小时离开群体单独活动。雌驴在幼驴出生后即开始哺乳并一直伴随在幼驴旁边,直到幼驴身体足够强壮,它们才回到群体内。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ver3.1——近危(NT),叙利亚野驴灭绝。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

蒙古野驴和印度野驴列入附录Ⅰ;土库曼野驴和波斯野驴列入附录Ⅱ。

蒙古野驴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种群现状

自19世纪以来,亚洲野驴可能已经失去了多达70%的活动范围,在大多数以前的分布国家已经区域性灭绝,这主要是由于与牲畜争夺牧场和水源以及严重的过度捕猎。在蒙古南部和邻近的中国部分地区发现了最大的剩余种群. (2014年)。该物种还作为孤立种群在印度Kutch的Little Rann、土库曼斯坦的Badkhyz 保护区以及Touran保护区和Qatrouiyeh国家公园以及邻近的Bahram-e生存- 伊朗的古尔保护区。

该物种已通过重新引入哈萨克斯坦和以色列重新建立。额外的重新引入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扩大了其在土库曼斯坦的范围(也扩散到乌兹别克斯坦),并在乌兹别克斯坦和乌克兰的大型围栏中建立了两个种群。在以色列重新建立的种群不是最初出现在那里的亚种,而是混合的土库曼野驴和波斯野驴起源 (Gueta等. 2014年)。

自由放养的亚洲野驴种群分布在8个国家的17个或多或少与世隔绝的种群中,估计全球种群数量为55,000只。自 2008年上一次红色名录评估以来,蒙古的种群数量趋势似乎或多或少稳定,中国数据不足,印度似乎稳定或略有增加,伊朗则呈现混合趋势(图兰急剧下降,但Bahram-e- Goor增加),哈萨克斯坦增加或稳定,土库曼斯坦数据不足(Badkhyz减少,但Sarykamysh保护区增加),乌兹别克斯坦从Sarykamysh保护区增加,以色列增加。

亚洲野驴均被所在国列为保护动物;蒙古野驴和印度野驴被收录到CITES附录Ⅰ,其他亚种被收录到CITES附录Ⅱ;分布有亚洲野驴的地区多数被所在国列为保护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乌克兰、以色列和沙特等国都在进行人工繁育和自然种群重建工作;其中以色列的工作最为成功(Fehetal.,2002)。在中国,经过近30年的保护,卡山保护区内蒙古野驴从1982年的358只增长到2007年的3379-5318只,说明各级部门的努力和人们保护意识的提高,使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成果显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