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柯竹石图

更新时间:2024-06-07 20:18

《霜柯竹石图》是中国明代画家文徵明创作的纸本墨笔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画作内容

在画幅左下端画高低不一的太湖石,其中一块较大的太湖石拔地而起,略向左倾斜,湖石造型奇特,湖石上端布满了笞点。湖石的右侧有几棵杂树,枝下粗长,枯枝、根部露裸出土。在湖石和树木旁植有数株修竹,有两束修竹倚石丛生,枝叶茂密。有几株修竹,竹竿细长挺拔,枝叶交错,错落有致。竹叶呈现出各种姿态,或平展、或向上、或垂下、或向背等。

画幅左上角自题诗:“书几薰炉静养神,林深竹暗不通尘。斋居见说无车马,时有敲门问药人。”

题后钤有“文徵明印”白文方印,右下押角钤“徵仲”朱文方印、“玉兰堂印”朱文方印。图上有清弘历题诗,裱边还有朱珪、纪昀、岳钟琪题诗、董诰题记。

创作背景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全面,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山水画题材大多描写江南景物,画法出自沈周,也学赵孟頫、王蒙、吴镇,倪瓒,还能运用郭熙、李唐的一些画法,且对诸家的画法能融会变通,自成一路。在笔墨风格上分“细文”和“粗文”两种。早年以工细为主,其青绿细笔,笔墨蕴藉含蓄,具有文雅恬静的格调。晚年粗细兼能,笔墨愈加苍秀。竹为“四君子”之一,是中国文人画的传统题材,“四君子”可分可合,但都赋予以人格,象征高洁的品格和正直、坚忍、乐观等精神。《霜柯竹石图》就是属文徵明近晚时期成熟粗细兼及的代表作品之一,文徵明将竹与石合在一起,组合成一幅画轴。 《霜柯竹石图》画于嘉靖辛卯(1531)闰六月,作者时年62岁。

艺术鉴赏

主题

作者为突出严冬季节,将树干都画得挺直高大,但树叶脱落,树枝虬曲交错、郁郁苍苍,增强了画面的高旷、幽静、冷寂之感。此画所画的景物及布局来看,都力求自然,反映出作者宁静平和的心态。

构图

整个画构图较饱满充实,下不留地,上不留天,上端仅有的空白由作者自题识给填补,不仅充实了画面的内容,同时,对整个画面的布局起到平衡作用,可谓书、画融合一体,和谐统一于画面,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技法

此画用笔方圆兼施,用墨干湿相间,湖石采用披麻和斧劈结合得很自然,中锋、湿笔点苔,柯木多用枯笔遒劲秀拔,足见文氏书法功力之深厚,他善于以书法入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历史传承

该图经清内府、董诰和近人庞元济收藏,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作者简介

文徵明(1470年—1559年),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文徵明传世画作有《山居雪霁图》《惠山茶会图》《春到寒林图》《吴山秋霁》《溪山对弈图》《绿荫清话图》等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