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航道

更新时间:2023-07-08 13:08

所谓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是指由格陵兰岛经加拿大北部北极群岛阿拉斯加北岸的航道,这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最短的航道。西北航道是经数百年努力寻找而形成的一条北美大陆航道,由大西洋经北极群岛(属加拿大)至太平洋。航道在北极圈以北800公里(500哩),距北极不到1,930公里(1,200哩),是世界上最险峻的航线之一。一旦能够进行商业通航,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具体参见《北极航行指南(西北航道)2015》。

简介

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 经数百年努力寻找而形成的一条北美大陆航道,由大西洋经北极群岛(属加拿大)至太平洋。

航道在北极圈以北800公里(500英里),距北极不到1,930公里(1,200英里),是世界上最险峻的航线之一。东起巴芬(Baffin)岛以北,由东向西,经加拿大北极群岛间一系列深海峡,至阿拉斯加北面的波弗特(Beaufort)海,全长约1,450公里(900英里)。从大西洋进入航道,要在约50,000座高达90多公尺(300英尺),在格陵兰岛和巴芬岛之间向南漂浮的巨大冰山间穿行,航行极为艰险。通往太平洋的出口也同样可怖,因为一年中多数月份,北极冰盖不断向阿拉斯加北部浅滩输送坚冰,将大批浮冰汇入阿拉斯加与西伯利亚间的白令海峡。

定义

“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它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捷径,发现于19世纪中叶。

通常从欧洲到太平洋有三条主要航线,分别为经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和非洲好望角到达太平洋。这三条航线的航程分别为19931公里、26186公里和22356公里。而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全长约1,4000公里。

探索过程

自15世纪末起西方探险家一直试图在哥伦布发现的美洲大陆西北面开通一条商业航道。因为自15世纪中期,鄂图曼土耳其人征服中东,切断了欧洲通往东方的陆路。

1497年英王亨利七世派遣卡伯特(John Cabot)寻找通往东方的西北航道。

1492年前哥伦布亦曾派人寻找西去航道。

1498年达伽马南行绕非洲到达印度。

1521年麦哲伦取道西南,绕南美至东印度群岛。荷兰探险家欲寻找一条绕经俄国的东北航线却未成功。

寻找西北水道成了许多世界闻名探险家的理想,如卡蒂埃(Jacques Cartier)、德雷克(Sir Francis Drake)、佛洛比西尔(Martin Frobisher)和库克船长等,但均以失败告终,不少人遇难。吉柏特爵士(Sir Humphrey Gilbert)论述西北航道的文章曾激励其他人多次出航,他自己於1583年一次探险中遇难。其幼子哈得逊(Henry Hudson)及另外7人,因所发现的哈得逊湾乃冰层覆盖的海湾,并非所寻航道,1661年被叛变船员弃於海上。

数百年来,许多探险家如戴维斯(John Davis)、巴芬(William Baffin)、罗斯(John Ross)、佩尔利(William Parry)、比奇(Frederick William Beechey)及贝克(George Back)等人在航行中积累了资料,又经凯尔西(Henry Kelsey)、赫恩(Samuel Hearne)和麦肯齐(Sir Alexander Mackenzie)等人的陆路探险加以充实,人们对北极航道才逐渐有所了解。

1845年富兰克林爵士(Sir John Franklin)率129人乘英国军舰「埃列巴士号」(Erebus)和「特洛尔号」(Terror)在海上失踪,成为最为惨重的灾难。一位名叫麦克卢尔(Robert McClure)的探险家为寻找失踪的探险队,由西部进入航道,在冰域中被困两年,後乘雪橇由陆路到另一艘由东驶来的援救船,该船於1854年首次完成西北航道航行。

1878∼1879年诺登舍尔德(Adolf Erik Nordenskiold)率领有瑞典人和俄国人参加的,经由欧亚大陆北端东北航道的航行。在现代,苏联的极地破冰船已将该航道部分开通使用。但直至1906年西北航道才被打开。挪威探险家阿蒙森(Roald Amundsen)躲开债权人阻拦追踪,驾驶改装的47吨重的鲱鱼捕捞船「佳阿号」(Gjoa)秘密出航,历时3年才完成艰苦的航行。

1944年加拿大皇家骑警拉森(Henry A. Larsen)乘坐双桅纵帆船也完成了一次航行。

利用价值

西北航道的商业性通航,将对全球的自然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国际贸易诸方面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对美国和加拿大影响最大,而从波斯湾到巴拿马、从智利到斯堪的那维亚都受到影响。不过该航线如何尽早利用、利用到何等程度,则可能取决於竞争的发展、政府的政策和许多复杂的经济问题。

然而为抵御坚冰而加固船只的成本和船只航行北极的高额保险费,却限制了其作为商业航道的使用。但是这条航线可以大大缩短航行距离,例如在苏伊士运河关闭期间(1967∼1975)由伦敦至东京需绕道非洲航行23,600公里(14,670哩),而走西北航线则可缩短近12,870公里(8,000哩)。西北航线可以通行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无法通过的大船。从西北航线学到的破冰技术也可应用於从五大湖至波罗的海的冰封海域,包括有着西伯利亚大油田的俄国东北航道

加拿大政府自1880年宣布对北极群岛拥有主权,但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则认为西北航道大部分应属公海水域。加拿大曾表示在遵守污染控制规章的前提下,欢迎各国利用该航道通商。整个北极地区是一片浮冰覆盖的海洋——北冰洋(占总面积的60%),其周围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部的永久冻土区。总面积为2100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1/25。

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除了北极熊因纽特人,北极也许仅仅只是一幅冰天雪地的混沌画面。然而,随着北极冰川的快速消融,原本一度被人所遗忘的北极地区又开始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更重要的是,北极冰盖的最终消融,将产生新航线,尤其是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航线海盗猖獗,安全系数低,而且拥塞现象严重,航运成本十分高;北极航线则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与苏伊士运河相比,其通行船舶也不受吨位限制。

权利争夺

加拿大在1973年宣称这条航道是它的国内线路,一直声称对此拥有主权。但美国和俄罗斯反对加拿大将“西北航道”据为己有。加拿大的理由是,“西北航道”其实是加拿大国内的一条水道,就像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的内河一样。

美国和俄罗斯认为,“西北航道”本是一条国际海路,主张向任何国家开放。如果承认“西北航道”属加拿大,会给全球热点地区的其他公海留下一个不光彩的先例。

参考指南

《北极航行指南(西北航道)2015》

评价

西北航道

环境学家认为,随着全球变暖,北冰洋冰层融化,“西北航道”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变成真正的“通航大道”。到那时,“西北航道”将抢走巴拿马运河的大部分生意:从欧洲开往亚洲的船只将不必远走巴拿马运河,而可以直接通过“西北航道”,穿越白令海峡,抵达日本和亚洲其他地区,少走数千公里的海路,运输公司就能省下大把大把的钱。

“西北航道”,再加上西伯利亚沿岸的“北方通道”,将成为新“大西洋-太平洋轴心航线”。一旦北冰洋航道贯通,巴拿马和苏伊士运河将无用武之地,世界贸易也将因此发生重大影响。

北极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渔业和矿产资源。北冰洋沿岸的俄罗斯、丹麦、美国、挪威和加拿大,都通过各种方式表明自己拥有北冰洋海域经济开发权。另外,这条航线还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

美国军方和政府智囊机构成员乔·布夫撰文说,一场新的“冷战”可能由此拉开帷幕,这场新“冷战”的主要参加者是与北极有着密切地缘关系的挪威、丹麦、加拿大、美国以及俄罗斯五国。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