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溥

更新时间:2022-05-25 21:38

王献溥(1929年7月—2015年12月),男,广西浦北人。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北京生态学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植物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原副所长。曾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家公园与保护区委员会(CNPPA)副主席。

人物简介

1951年毕业于广西农学院森林学系森林生态专业。曾工作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热带、亚热带植被生态学研究、保护区分类、有效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参加中国植被编著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工作奖。代表性著作有《自然保护区理论与实践》(1989年)、《生物多样性理论与实践》(1994年)、《保护人类之食粮—植物》(2001年)、《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2003年)、《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2006年)。

学术期刊和著作

从事科研工作50年来,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各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共337篇,专著5部,主题为“生物多样性”的有82篇(包括主要主题31篇和次要主题51篇),占比最多,其次为“有效管理”、“生物圈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其中,SCI论文两篇(当时国内还不强调SCI),分别为《广西阳朔石灰岩山地乌冈栋林的群落学特点及其在植被分类中的位置》(1982)和《广西黄棕壤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群落学特点》(1984),核心期刊282篇(1951-2012),如:《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事业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1985)、《自然保护区理论与实践》(1989)、《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战略》(1991)、《特有种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确定生物多样性中心的作用》(1992)、《生物多样性理论与实践》(1994)、《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996)、《城市绿化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2000)、《保护人类之食粮-植物》(2001)、《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2003)、《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2006)、《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成就和展望》(2006)等,并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植被”和“中国1/100万植被图集”的编辑和出版,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工作奖。

出版图书

学术成果

1999年1月,与崔大方、廖文波等人合作参与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研究所主持的《海南岛热带林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的研究》,该研究认为海南岛热带森林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我国亟待保护的自然资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林学科资助的重点项目,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热带林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维持的理论体系,为合理保护和利用热带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提供了依据,通过本项目完成专著2部,发表论文48篇,待发表论文36篇,培养了博士后5人,博士生9人,硕士生12人。2001年,与薛达元、蒋明康合作完成成果《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标准》,此项成果是根据我国已建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经验建立的一个新的保护区类型和级别体系。将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划分为三大类九个类型,并以自然生态质量指标的模糊定性评价作为分级依据,将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划分为国家、省、市、县四个级别。

会议与活动

1994年9月参加“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发表了《濒危物种保护现状与对策》,从几点基本认识、现状和问题、保护对策和优先研究项目来探讨有关濒危物种的保护与持续利用问题。2000年5月,参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发表了《新世纪世界保护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城市植被的多样性及其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功能》。2003年10月参加“全国首届产业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发表《营口市鲅鱼圈海岸生态公园建设刍议》,认为营口市鲅鱼圈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二大港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对各景点进行评述,对建设海岸生态公园提出建议,要充分发挥本地树木、果树种质资源优势,建立林木种基地应以现代化自然共存、生物多样性与经济建设共存,建成我国北方海岸生态旅游的明珠。2004年参加“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发表《四川省生态旅游发展的展望》,从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经验和问题、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建立和生态旅游有效管理几个方面予以参考。2006年8月,参加“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发表了《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建立的意义和展望》和《河北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及其可持续管理》。

他参与了国内大部分自然保护区的评估与晋级工作,足迹遍及内蒙古、新疆、河北、山西、陕西、江苏、浙江、云南、海南等地,并与其学生同台做学术报告几十场,多次参与对国家自然保护的建言献策,其中关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投入、京津风沙源治理与水源保护等获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批示,还积极参加国内外有关自然保护方面的各项活动,介绍国际自然保护工作经验,宣传我国自然保护方面的成就,提出存在问题的解决意见,翻译外文资料在国内不同杂志上发表,使生物多样性概念在中国得以传播和发展,后来还介绍其学生到不少生态类型的国家考察学习,推荐其担任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的副秘书长和专家委员,在多次召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国际会议上,他建议抓紧建立苗圃培育本地树种,以适应未来城市绿化的需要,这些建议被政府有关部门采纳。作为我国自然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先驱人物,他退休之后依然笔耕不辍,不计浮名,在一些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15年12月23日,在北京朝阳医院逝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