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胜

更新时间:2024-05-24 21:06

林可胜(Robert K. S. Lim,1897年10月15日—1969年7月8日),出生于新加坡,原籍福建海澄县鳌冠村(今厦门市海沧区),新加坡籍华人,生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人物生平

1897年10月15日,林可胜出生于新加坡。

1913年,考入爱丁堡大学医学院。

1919年,连续获得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医学内科和医学外科学士学位,并留校任生理学讲师。

1920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21年,获得爱丁堡大学医学院生理学博士学位。

1923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爱丁堡分会会员,同年获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赴美国留学一年,在芝加哥大学生理系卡尔森实验室,对胃液分泌的调节机制进行研究。

1924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科学博士学位。

1925年—1935年,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系主任。

1935年—1937年,担任北京协和医学院三人领导小组成员,执行院长职务。

1937年,任中国红十字会临时救护委员会总干事。

1938年春,在汉口组建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并出任队长。

1942年—1944年,随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

1944年底,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军医署署长。

1949年,赴美国,在芝加哥伊利诺大学与老友艾维教授第二次合作,任客籍研究教授。

1950年,任克瑞顿大学(Creighton University)生理学和药理学系主任、教授。

1952年—1967年,任印第安那州麦尔斯实验室医学科学研究室主任和高级研究员。

1967年,退休。

1969年7月8日,因患食道癌在拉丁美洲牙买加逝世,享年72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林可胜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三方面:

1920年—1936年,林可胜和他的同事共发表论文近50篇。1956年—1969年,结合镇痛药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共发表论文约20篇。

人才培养

林可胜在北京协和医学院12年的教职期里,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生理学青年才俊。如:冯德培卢致德、柳安昌、徐丰彦沈其震、贾国藩、易见龙李茂之、王世浚、沈诗章、徐庆祥、陈梅伯、黄仁若、李落英、汪堃仁、李宗汉、谢维铭、孟昭威、吕运明、周宗琦、刘曾复、丁延介、王志均等。

抗战胜利后,林可胜将各军医学校和战时救护人员训练所改组为国防医学院。此外,他还负责筹建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和军医中心。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林可胜的父亲林文庆是新加坡医生和社会活动家,曾担任过孙中山的私人医生,是厦门大学的创校校长。母亲黄端琼是最早赴美留学的中国女性之一。

7岁时,林可胜被一位传教士带至苏格兰,常年过着游荡不定的生活,直至27岁回到中国,因此林可胜不会讲中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林可胜志愿入伍,任英国印度远征军廓尔喀团准尉军医,教授新兵战地救护训练工作。

七七事变”前夕,协和校方建议林可胜去英国度假,但林可胜选择了投笔从戎,走到了抗战的前线。

人物评价

林可胜是中国近代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中国生理学的主要奠基人,在消化生理学与痛觉生理学领域成就卓越,为中国生理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林可胜作为忠诚的爱国华侨,在长城抗战,特别是“七七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毅然担起中国红十字总会救护总队长的历史重任,为抗战救护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中国科学报》张思玮评)

他(林可胜)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时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院士评)

林可胜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副主任医师王洋评)

林可胜是最早为世界科学界推崇的中国科学家之一,是有卓越成就的科学家,是协和初期主要的医学教育家之一,是规划了全中国军医培养体系的将军。(饶毅评)

林可胜可谓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提灯天使”,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医师与红十字会志工,“今日,缅怀林可胜的精神显得弥足珍贵”。(台湾红十字组织前会长、海峡交流基金会首任秘书长陈长文评)

人物纪念

2021年9月1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北京举办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建系100周年纪念活动,并为新命名的“可胜大楼”揭牌,共同回顾协和生理学系百年发展历程和精神传承,致敬以林可胜为代表的几代生理学系人为中国医学科学事业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