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典

更新时间:2023-08-31 12:35

朱大典(1581年—1646年),字延之,号未孩,金华长山村人,明末抗清名臣。

人物生平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授章邱知县。天启二年(1622年),任兵科给事中,上疏谏阻太监王体乾魏忠贤等求功荫锦衣世袭之议。天启五年(1625年),出为福建按察副使,抵御“红毛番”侵扰有功,晋升为福建布政司右参政。父丧,归隐北山鹿田寺读书。

崇祯三年(1630年),以原官起用。崇祯五年(1632年),升右佥都御史、山东巡抚,先驻青州调度兵食,继督兵与叛军作战,因功升右副都御史。时登镇参将孔有德等以八百精锐发动兵变,横扫全鲁,夺东江战船,克登州坚城,攻杀三巡抚、数总兵,鲁军、浙军、辽军或节节败走,或不敌瓦解。

朱大典临危授命,集结包括辽军骑兵5000人在内的3万大军主动出击叛军,大败轻敌的叛军主力,杀贼将陈有时。既而乘胜围攻登州,杀贼帅李九成,几歼其全师。时吴三桂刘良佐等均在大典麾下为偏将。此战大获全胜,为明末所少见之胜利。论功行赏,朱大典乃于六年升兵部右侍郎,仍为山东巡抚

崇祯八年(1635年)二月,流寇攻占凤阳,毁皇陵,诏大典总督漕运兼巡抚庐、凤、淮、扬四府。以在山东时所募健卒千人、马千五百匹为亲军自随,驻凤阳。此后因“坐失州县”、“平贼逾期”一再被贬官。崇祯十四年(1641年),总督江北及河南湖广军务,仍坐镇凤阳。在此期间,因“不能持廉”而遭到给事中方士亮、御史郑昆贞等,诏命革职候审。

崇祯十六年(1643年),东阳县许都聚众叛乱,次年正月围金华。大典子万化募人抵御,将贼人击退。知县徐调元查许都所部花名册有万化名,言大典“纵子交贼”,东林出身的巡按左某据此上奏。于是,这位挽救了金华的忠臣居然以“通贼”和“贼去而兵不散”被下旨逮捕治罪,抄家充饷且令督赋。

李自成攻占北京,福王于南京登基,是为明安宗。大典被召为兵部左侍郎,逾月进尚书,总督上江军务(有所谓他“贿结阮大铖马士英”等等,实在荒谬。都抄家了怎么贿赂?况且从之后的经历看他与阮大铖实在势不两立。当然阮大铖、马士英代表了朝廷的立场,又是反东林的代表,大典服从他们的命令,是应该的)。

建州人大举南下,安宗被擒。大典见事不可为,遂率军还乡,据府城固守。明将方国安率众南奔,马士英、阮大铖亦在其军。方国安本与大典有隙,阮大铖使人向大典索饷四万两未遂,遂围攻金华。鲁王监国传旨至,始解围。鲁王以之为文华殿大学士,建行台督师,辖金华、兰溪、汤溪、浦江四县。从此大典成为一支独立的抵抗力量,受命坚持浙西。不久,唐王在福建登基,是为明绍宗,授大典为东阁大学士,督师如旧。

隆武二年(1646年)三月,满人攻克浙东,兵临浙西,阮大铖驰书招降,大典裂书并杀招抚使,与部将固守金华。满军攻城两旬,后阮大铖知西门新筑土未坚,以炮专攻其处,城崩。大典家中妇女先投井自殉,自己携火绳与子孙、宾客聚于火药库中引爆殉国。城陷后,满兵屠城三日,死者不可胜数。

人物评价

钱海岳:(朱)大典气魄财力犹足济,而簠簋不饬,为权奸挟持,降志辱身,向非蒙难守正,其志乌能自尽哉!

家庭成员

儿子:朱万化,任都督同知,官至尚宝卿。巷战不屈,被执杭州,死之。

艺术形象

朱长孝《明末宫谣》

史料记载

吴邦璿曰:“城中火药尚多,不可资敌,不若焚之为吾辈死所。”大典袖火绳示曰:“此吾意也。”乃尽出火药堆一所。尚有总兵九人,参将、游击九人,宾从侍者二十余人,皆愿同死不去。于是环坐,投火绳,火药作霹雳声,顷刻人屋皆尽,清兵骇而却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