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达部

更新时间:2024-05-11 11:37

哈达(满语:ᡥᠠᡩᠠ,转写:Hada)是女真的氏族部落之一,因世居于哈达河畔(今辽宁省西丰县小清河)而得名。

历史由来

以居哈达河得名。属那拉氏。其先人本居扈伦(一作胡笼、呼伦、忽喇温)河(今呼兰河)一带地区,1406年(永乐四年),明王朝在这一地区置塔山卫,以塔刺赤为指挥同知。1446年(正统十一年),塔山卫都指挥金事弗刺出,以所管人民颇多,“声息驰报未便,请设卫给印”;在呕罕河卫都督同知你哈答保奏下,明廷同意析塔山卫另置塔山左卫。塔山左卫地在今呼兰河以东至依兰县以西之地。哈达部的成员,来源于塔山左卫,故史载哈达部与出自塔山卫的乌拉部为同祖——纳齐卜禄(疑为塔刺出音转)。自纳齐卜禄六传至速黑忒(即克锡纳)为塔山左卫首领时,或称之为“塔山前卫左都督”。今吉林省洮南县境出土了“塔山左卫之印”,说明至迟在速黑忒时,塔山左卫已由塔山卫东迁至塔山卫之南,约分布在今吉林省扶余、农安两县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一带。速黑忒为明嘉靖(1522—1566)初海西女真中的大酋,“诸部畏之”。约在1533年,速黑忒为族人巴岱达尔汗所杀,子孙逃散。次子旺住外兰(即王忠)率部分部众逃至广顺关外的哈达河(今辽宁省西丰县小清河)地区,称部长,成为哈达部的创建者。广顺关又有“南关”之称。长子之子万(即王台),逃至“锡伯部绥哈城”,在今吉林市西。

建立哈达

1451年(明景泰二年),北元蒙古脱脱不花侵扰辽东,时任扈伦(呼伦)国的国王都尔机率众出逃,扈伦国从此解体,分成各自为政称国的乌拉、辉发、叶赫、哈达。都尔机的扈伦本部即为后来的乌拉国,仍居扈伦本部地区,其它三部皆南迁。

乌拉、哈达的国主,原本是同祖,皆为“纳奇布禄”子孙。由于都尔机的临阵出逃,致使兄弟反目,其弟三人扎尔喜、苏和德、绥屯率哈达部自立,扎尔喜之子倭馍国岱为哈达贝勒,之后,绥屯的儿子克锡纳(克习纳)为哈达部主时强大。后来,克锡纳被族人马岱达尔罕所害,克锡纳之孙万(王台)逃至绥哈城,克锡纳四子汪济外兰率部众迁至广顺关(南关)外的哈达河地区(今开原市八棵树镇东南的清河上游)再次日渐强大并建国立威,与明政府关系融洽。哈达国至万汗(完颜台)时,国力鼎盛辉煌。

哈达内乱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王忠又被叛乱的部人所杀,其子博尔坤为报父仇,至绥哈城迎堂兄王台来主哈达部事。王台为部长后,采取“远者招徕,近者攻取”策略,使哈达部比速黑忒时更强盛,遂自称哈达汗。时叶赫、乌拉、辉发及建州女真所属之浑河部,“尽皆服之”。说明哈达部奠基于速黑忒,形成于王忠,至王台时达鼎盛。但王台在晚年,贪财受贿,不察民情,反曲为直,“下效尤甚”,民不堪其苦,往往叛投叶赫部,“国势渐弱”。

万历二年(1574年),因捕得王杲,明封王台为右柱国、龙虎将军,认可其女真霸主的地位。然而王台晚年,生活腐化,民不堪苦,时常有叛投叶赫部之事,国势渐衰。

万历十年(1582年)王台死,岱善即位,孟格布禄谋杀继位,王台余子不服,互相攻杀。适逢叶赫与建州崛起,哈达在内耗之中彻底失去了女真霸主的地位。后来在古勒山之战中,哈达也是九部联军的主力之一,被建州女真击败。

哈达国亡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建州贝勒努尔哈赤攻占哈达城,贝勒孟格布禄投降,被努尔哈赤下令恩养,哈达实质上已遭建州吞并。不久,孟格布禄谋刺努尔哈赤,伏诛。后哈达部被努尔哈赤兼并

首任佐领

王台(?-1582年)哈达那拉氏,名万,史称万汗,汉名王台,明代海西女真哈达部酋长。塔山左卫都督克什纳之孙、彻彻穆之子,哈达贝勒王忠之侄。明朝将在东北少数民族的酋长称汗者,皆译为“王某”,若以王为姓,万汗亦在其例也。哈达为扈伦四部之一,明称海西女真。万历十年七月,王台去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