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市

更新时间:2024-09-14 15:13

东港市,辽宁省县级市,由丹东市代管,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地处丹东市西南部;介于东经123°22′30″至124°22′30″,北纬39°45′至40°15′之间。南临黄海;北、西北接凤城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西与庄河市毗邻;东北和丹东市振安区相连;东隔鸭绿江朝鲜平安北道龙川郡相望。陆域面积244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500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辖15个乡镇、3个街道、5个国营农场、2个省级开发区;市政府驻新兴街道。2022年末,东港市常住人口55万人。气候属北温带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素有“北国江南、江海明珠”的美誉。

历史沿革

东港市历史悠久,1982年,对前阳镇山城山“前阳人”古洞穴遗址的发掘,证明早在18万年的旧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在此劳动。

东港市(原安东县)境,唐尧时为青州。

虞舜时,属营州。

战国时,属燕国辽东郡

西汉时,属西安平县武次县

时,归安东都护府

初,隶东平郡

,为婆速路

时,属婆娑府路

时,为宣城卫既镇江堡地,境域为宣城卫暨镇江堡辖地,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定辽右卫。

天命六年(1621年),属后金势力范围。清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颁布《辽东招民开垦令》,奖励移入东北的垦殖者,关内汉民陆续入境。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清廷调拨大批满、蒙、锡伯族八旗兵进驻境内,戍边屯田,人口激增。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为岫岩厅辖。清光绪二年(1876年),清廷析大东沟以东至爱河地设置安东县,隶属奉天府凤凰直隶厅。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安东县归奉天省东边兵备道辖。宣统元年(1909年),东边道改名兴凤道,又属兴凤兵备道辖。

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道制后,奉天省改辽宁省属辽宁省辖。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2月,辽宁省复改奉天省,安东县属奉天省辖。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属安东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在安东县府所在地设置安东市(今丹东市),县、市政府同驻一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末,县政府迁至大东沟。

1949年4月,安东县属辽东省

1954年8月,属辽宁省。

1959年1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安东县隶属辽宁省安东市。

1965年1月20日,国务院批准安东县改为东沟县,县名以其境内一条通向黄海的大东沟得名。

1993年6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东沟县建立东港市,东港市名以域内大东港得名。归丹东市辖。是年8月20日,在县城大东镇隆重举行东港市成立大会。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东港市辖15个乡镇、3个街道、5个国营农场、2个省级开发区;分别为:新兴街道大东街道、新城街道3个街道、前阳镇孤山镇黄土坎镇菩萨庙镇长安镇十字街镇长山镇北井子镇椅圈镇马家店镇龙王庙镇小甸子镇黑沟镇新农镇合隆满族乡等15个乡镇;示范农场五四农场兴隆农场黄土坎农场海洋红农场示范繁殖农场等5个国营农场。共有17个社区、206个行政村。市政府驻新兴街道东港南路18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东港市地处辽东半岛东部,南临黄海,东依鸭绿江,隔江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是全国唯一的沿江、沿海、沿边地区,也是中国海岸线上最北端的市(县)。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南临黄海;北、西北接凤城市、鞍山市岫岩两满族自治县;西与大连市庄河市毗邻;东北和丹东市振安区相连;东隔鸭绿江同朝鲜平安北道龙川郡相望。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3°22′~124°22′,北纬39°45′~40°15′之间。东港市区北距丹东市区37千米,西南距大连市240千米,西北距省会沈阳市220千米。东港市境内江岸线(边境线)23.85千米,海岸线长126千米,南北极宽38千米。全市陆域总面积244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50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东港市地貌类型多样,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依次为∶北部低山丘陵,中部低丘坡岗,南部为退海平原,沿海系潮间带滩涂。北部低山丘陵重叠,面积670平方千米,山脉呈东西走向。中部低丘坡岗起伏,面积520平方千米,低丘是南北走向,南部黄海之滨为大片退海平原、鸭绿江和大洋河冲积平原,海拔高度在3.0~4.5米之间,地势平坦,地面坡度一般在1/7000~1/10000。

气候

东港市地处温带湿润地区季风气候,受黄海影响,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季多北风、西北风,夏季多南风。多年平均风速3.2米/小时,最大风速24.6米/小时;全年平均气温8.1~9.5℃,最高气温32.7~35.6℃,最低气温-20.4~-28.2℃;全年无霜期168~199天;多年平均降水量967毫米,最大年降雨量1186~1500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208毫米,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2%;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484.3小时;多年结冻时间为150多天,平均冻深0.8米,最大冻深1.0米;东港海域潮汐为正规半日混合潮。

水文

东港市河流密布,有213条溪流纵横山涧,汇入30条河流,北南向分别注入鸭绿江、黄海、大洋河三个承泄区。境内有鸭绿江、大洋河和发源东港市境内集水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12条。

东港市河流主要分三大水系,在东部属于鸭绿江水系的主要河流有柳林河、石佛沟、杨家河3条;西部属于大洋河水系的主要河流有小洋河、黑沟河、互助河、串心沟4条;中部属于沿海诸河水系的主要河流有大东沟、龙态河、依隆河、枣儿沟、傲营河5条。除跨境大型河流外,境内河流总长度1167千米,流域总面积2195平方千米。其中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总长度359千米,流域面积1942.7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水产资源

东港市海域面积3500平方千米。其中3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25万公顷,10米等深线以内面积7.06万公顷,滩涂2.4万公顷,虾场7500公顷,苇田6000公顷。近海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多种鱼虾蟹贝的繁衍、栖息、越冬、索饵的场所,也是辽宁省的重要渔业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经济贝类有菲律宾蛤仔文蛤中国蛤蜊四角蛤蜊红螺玉螺泥螺等。主要经济鱼类有蓝点鲅、小黄鱼、黄姑鱼、梭鱼、牙鲆等。主要虾蟹类有对虾、白虾、毛虾、鹰爪虾、虾蛄、梭子蟹、虎头蟹等。可利用的淡水养殖面积约5600公顷。有几十种鱼、虾、蟹、贝在这里繁衍生长,主要种类有草、鲤、鲑、鳙等家鱼及黄鳝、泥鳅、河蟹、鲫鱼、鲶鱼、林蛙等名优品种。

林业资源

东港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53195.9公顷,全市活立木总蓄积65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30%。天然林以柞类、赤杨、核桃楸、花曲柳等树种为主,人工林以日本落叶松、红松、杨、柳、榆、刺槐为主。人工林和天然林的面积在全市林分中各占一半左右。

东港市北部山区有柞树(麻栎和蒙古柞)生长,而且历史悠久,是丹东地区主要的放养基地,也是东港市北部山区主要产业之一。现有柞蚕场面积1.6公顷,为柞蚕的放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矿产资源

东港市开发的矿种有花岗岩大理石石灰石海砂滑石高岭土等20矿种。金矿金是东港市主要金属矿种,分布在长安镇境内,已开采点40处,产值750万元。锰矿分布在东港市西部以黄土坎为主,已在前清和日伪时期开发开采,经探明总储量达1万吨以上,平均含量4%;大理石以“丹东绿”大理石享有盛名,曾出口香港、意大利,储量达70万立方米左右,主要分布在长安镇境内,年产量达300立方米以上,产值达24万元;辉绿岩是制造石辊的主要原料,现已探明储量为28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十字街、马家店、东尖山镇等境内,开采后制造的石辊已销往全国并远销国外,成为国家优质产品。石灰石制造白灰、水泥的主要原料,资源主要分布在新城、长山、东尖山、马家岗、黄土坎等乡镇境内,估计储量在1.2亿吨以上,现有二座水泥厂,年产水泥20万吨;滑石矿是东港市大量开采的矿种,东自汤池、经长安、前阳、十字街、合隆、马家岗和黄土坎等七乡镇均有滑石露出点,并形成工业价值矿床,探明地质储量60万吨,高岭土矿是东港市较大的矿种,居全国首位,探明储量达2000万吨。矿泉分为温泉和冷泉,有温泉三处冷泉十多处。

水利资源

东港市共有水库40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7座;小Ⅰ型水库13座;小Ⅱ型水库19座。铁甲水库是东港市唯一一座大II型水库,坝址位于汤池镇乡万宝村,鸭绿江水系一级支流柳林河中游。其水库控制面积241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59亿立方米,总库容2.34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69亿立方米,年调节水量1.18亿立方米,该水库以灌溉为主。

水资源

东港市水资源总量按辽宁省水资源评价成果(1956~2000年系列)为12.63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1.42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3.086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水量为1.871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295亿立方米。现状供水量。东港市2019年全市总供水量为6.01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量5.893亿立方米,地下水供水量0.125亿立方米。

鸟类资源

东港市有鸟类258种,占辽宁省鸟类种数的66%,水鸟类有114种,占辽宁省水鸟种数的78%,占全国水鸟种数的50%。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丹顶鹤、白忱鹤、白鹤白鹳等八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大天鹅、小天鹅、白额雁小杓鹬等30种,世界濒危鸟类黑嘴鸥、斑背大苇莺在此筑巢繁殖。中日、中澳两国政府候鸟保护协定名录中所列227科、81种候鸟分别有114科、43种在此栖息生活。每年在东港栖息、越冬、迁徙的鸟类数量在一百万只以上。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末,东港市户籍总人口579,403人。其中,男性人口289,027人,女性人口290,376人,男女性别比为99.5:100。出生人口2,480人,死亡人口5,51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2‰。户籍人口中,0-17岁人口62,777人;18-34岁人口104,358人;35- 59岁人口246,305人;60岁及以上人口165,963人。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常住人口55.0万人。

民族构成

东港市属少数民族散聚地区,有满族锡伯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壮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等24个少数民族,汉族人51.3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8.0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中,满族6.9万人,占总人口13%。锡伯族人口近0.5万,蒙古族、朝鲜族人口均在2000人以上,回族人口近600人,其他民族人口一般在百人以下。全市现有一个民族乡,23个满族村,8个锡伯族村,4个朝鲜族村。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2年,东港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25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居丹东第1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55.5亿元,下降0.8%;第三产业增加值106.6亿元,增长3.3%;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6:21.4:4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866元,比上年增长8.3%。

第一产业

2022年,东港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2%。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

2022年,东港市农作物播种总面积8.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5.7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4万公顷,增长0.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2万公顷,下降0.3%。粮经作物播种面积比为86.0:14.0。粮食作物中,水稻播种面积4.3万公顷,与上年同期持平;玉米播种面积2.6万公顷,增长0.5%。经济作物中,蔬菜播种面积4,914公顷,下降2.4%;草莓播种面积4,692公顷,增长6.0%。

2022年,东港市粮食产量54.9万吨,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水稻产量35.8万吨,增长3.7%;玉米产量17.8万吨,下降6.7%;大豆产量1.0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他粮食产量0.3万吨,增长10.4%。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8,621吨,下降20.0%;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9.5万吨,增长2.8%;草莓产量21.3万吨,增长10.8%。

2022年,东港市肉类总产量11.3万吨,比上年增长3.6%。其中,猪肉产量2.2万吨,下降21.8%;牛羊肉产量886吨,增长36.0%;禽肉产量9.0万吨,增长12.5%。禽蛋产量3.9万吨,增长14.6%。牛奶产量5153吨,增长24.4%。全年生猪饲养量49.6万头,下降15.1%。其中,生猪出栏26.8万头,下降18.9%;生猪存栏22.8万头,下降9.8%。家禽饲养量6,957万只,增长15.7%。其中,家禽出栏5,173万只,增长18.3%;家禽存栏1,783万只,增长8.7%。

2022年,东港市水产品产量53.2万吨,比上年增长6.0%。其中,海水产品产量50.2万吨,增长6.1%;淡水产品产量3.0万吨,增长4.3%。

第二产业

2022年,东港市工业增加值46.1亿元,比上年下降1.9%。其中,13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下降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下降1.3%。

分类型看,规模以上内资企业(134户)产值下降0.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下降17.2%,外资企业产值下降12.3%。分门类看,规模以上制造业产值下降1.0%;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值下降10.7%。

2022年,东港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63.1亿元,负债总计121.3亿元,资产负债率74.4%。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7.6亿元,比上年增长0.3%;利润总额2.7亿元,增长48.7%;工业产品产销率为 96.7%;实现出口交货值 36亿元,增长8.9%。成本费用利润率1.7%。

2022年,东港市建筑业增加值9.5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产值28.4亿元,下降3.3%。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5.5亿元,下降9.1%;安装工程产值1.0亿元,增长41.9%;其他产值1.9亿元,增长218.8%。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签订工程合同额45.4亿元,比上年下降6.0%;房屋施工面积144.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3%。

第三产业

2022年,东港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1.3亿元,比上年增长0.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5亿元,增长7.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7亿元,下降6.9%;金融业增加值24.4亿元,增长4.9%;房地产业增加值13.7亿元,下降4.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6.1亿元,增长6.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3.6%。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9家,营业收入6.6亿元,比上年增长4.3%。

2022年,东港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3亿元,比上年下降5.0%。其中,181家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22.2亿元,下降3.0%;限额以下单位实现零售额27.1亿元,下降10.3%。限额以上单位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572万元,比上年增长53.8%。

2022年,东港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43.3亿元,增长9.3%。其中住户存款689.7亿元,增长13.7%。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35.2亿元,增长9.4%。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16.6亿元,增长6.7%;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18.6亿元,增长10.9%。

交通运输

综述

东港市地处东北亚、环渤海和环黄海三个经济圈的交汇点,是连接中、朝、韩、俄、日五国的交通枢纽、欧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是东北东部地区重要的海陆门户。东港是东北东部经济带的前沿区,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东端起点,是北黄海翼建设的核心区,是国家(丹东)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大鹿岛、大台子两个国家口岸是发展对朝贸易的桥头堡。东港陆、海、空形成了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2021年,东港市客运量2373万人,增长195.9%,其中水运客运量29万人,增长96.1%;旅客周转量33405万人千米,增长38.6%,其中水运旅客周转量341万人千米,增长83.9%。全年货运量775万吨,增长15.0%;货物周转量423672万吨千米,增长55.2%。

水运

东港市有中国海岸线最北端的天然不冻良港~丹东港,年吞吐能力1.6亿吨,已与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新加坡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开通了海运航线,丹东港至韩国仁川港开通东方明珠号客运航线。

陆运

东港市有沈丹高速公路丹大高速公路已全线开通,东港至沈阳258千米,东港至大连222千米,形成了沈阳、大连及东港的交通金三角。201国道、辽宁省滨海公路(1443千米)横贯全境,丹东至通化高速公路197千米及东港至海城高速公路141千米。新建中朝鸭绿江大桥距港城不足20千米。

2021年,东港市普通公路通车里程2125千米,高速公路里程108.6千米。

铁路

东港市有丹东至大连、沈阳至丹东高铁的开通将东港拉进沈大一小时经济圈。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末,东港市共有普通类学校105所。其中,小学64所,初中30所,高中4所,公办幼儿园5所,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学校各1所。全年义务教育及高中在校学生43,204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22,870人,初中在校学生11,130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9,204人(含职教中心高中班)。全年义务教育及高中拥有教职工4,856人,其中专任教师4,136人。

科学技术

2022年,东港市实施科技项目22项,其中省市地级科技项目9项,东港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13项。全年实施丹东市科技后补助项目29项,累计资金275万元。高新技术企业78家,本年新增11家;瞪羚企业5家,本年新增2家。注册商标1025件,累计6154件。

2022年末,东港市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4家,完成产值16.2亿元,比上年下降8.4%。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0.6亿元,增长73.7%;新材料产业产值5.8亿元,下降1.1%;生物产业产值6.0亿元,下降2.9%;新能源产业产值1.5亿元,下降40.9%;节能环保产业产值2.3亿元,下降10.2%。

2022年末,东港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研发经费3.1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规上工业企业投入研发经费3.0亿元,增长2.7%。规模以上企业中参与研发人员1335人,增长28.1%;取得有效发明专利161件,下降8.0%。

文体事业

2022年末,东港市拥有文化事业机构21个。其中,文物事业机构1个,图书馆1个,群众文化事业机构19个。群众文化事业机构中公共文化馆1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8个。

2022年,车港市有各类体育场地1,426个。其中,室外体育场地1,383个,市内体育场地43个。城乡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2.31平方米。全市有单项体育协会24个,各级别社会体育指导员1,801人。

医疗卫生

2022年,东港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24个。其中,医院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1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2个、妇幼保健院1个。41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个、卫生院14个、村(农场)卫生室249个、门诊部9个、其他医疗机构143个。年末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以下均为实有床位数)3515张,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医院2473张,下降7.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29张,增长156.0%;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张,下降85.6%。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322人。其中,执业医师1276人,执业助理医师331人,注册护士1856人,其他技术人员859人。

人民生活

2022年,东港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92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工资性收入7728元、经营性收入9409元、财产净收入(成本法)1808元、转移净收入3947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023元,比上年下降2.4%。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5135元,居住消费支出2752元,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129元,其他消费支出6007元。

社会保障

2022年,东港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5.7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3.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2万人。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0.5万人。年末参加失业保险3.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4.6万人。年末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9335人。其中,城镇居民684人,农村居民8651人。

2022年,东港市拥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24家,提供床位2115张。其中,公办养老机构12家,床位1010张,入住731人;民办养老机构12家,床位1105张,入住816人。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东港市原名东沟县,1993年立市时更名,市名的由来就是源自大东港港口。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港市境内有满族灯官舞、东港剪纸、大孤山庙会等非物质文化。

文物古迹

风景名胜

2021年末,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9处,旅行社23家,星级饭店2家。

地方特产

东港市境内有柞蚕草莓、优质稻米、板栗、梭子蟹、黄蚬子、对虾、银鱼等特产;其中:东港大米、东港草莓、东港梭子蟹、东港大黄蚬、东港杂色蛤、东港蓝莓等6种种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东港大米”“东港板栗”获评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称号。

东港草莓

东港草莓,辽宁省东港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04年“东港草莓”被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

东港大米

东港大米,辽宁省东港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东港梭子蟹

东港梭子蟹,辽宁省东港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11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东港梭子蟹”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东港大黄蚬

东港大黄蚬,辽宁省东港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11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东港大黄蚬”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东港杂色蛤

东港杂色蛤,辽宁省东港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11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东港杂色蛤”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东港蓝莓

东港蓝莓,辽宁省东港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著名人物

东港市境内有开国上将周桓,著名画家邵宇,抗日名将邓玉琢赵乃禾等名人。

荣誉称号

东港市先后荣获辽宁省文明城市、辽宁省级平安市九连冠、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名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2016年12月,东港市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8年12月,东港市入选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2019年12月,东港市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20年3月,东港市获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0年5月,东港市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县榜”。

2020年11月,东港市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1月,东港市入选“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3月,东港市入选2020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21年4月,东港市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创建县”。

2021年6月,东港市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8月,东港市入选2021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2021年9月,东港市入选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

2021年12月,东港市入选辽宁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31日,东港市入选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2022年4月14日,东港市入选“赛迪顾问乡村振兴百强县(2021)”名单,位列全国第59名。

2023年11月,东港市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